本报讯(记者 裘颖琼)上海2024年为企业减负超1160亿元。在延续去年政策基础上,市发改委昨日召开2025年我市减轻企业负担若干政策措施新闻通气会,宣布从降低税费成本、用工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优化包容审慎监管等五个方面发布21项政策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在企业最为关心的降低税费成本方面,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谢永健介绍,21项政策举措中,共涉及5条税收政策措施,可概括为三类:一是存量政策。继续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减半征收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实施房产税困难减免政策。二是增量政策。向国家争取继续试点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支持离岸贸易新业态发展。三是优化政策。会同市相关部门,研究优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政策,进一步扩大政策效应。
在降低用工成本方面,则推出自3月起继续阶段性降低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1个百分点、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单位费率0.5个百分点、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制定实施女职工产假和生育假的社保补贴政策等一揽子举措。其中首次提到“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其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假期间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可按50%比例申请补贴”。
在降低用能成本方面,完善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研究降低工业园区非电网直供电加价水平。鼓励发电企业降低年度双边协商电价,向电力用户让利。上海燃气公司继续取消原对部分用户在基准价格基础上上浮5%的加价,取消化工区物业公司管输费0.13元/立方米,继续免收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等。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担保贷款力度。今年将续贷对象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展到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实施“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管理,综合采用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方式创新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资金需求,确保应续尽续、能续尽续,夯实市场主体对融资环境的信心和预期,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负担。
在优化包容审慎监管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执法单位适用免罚减罚的督促指导,切实提升免罚减罚清单适用实效。2025年,市场监管部门将根据企业和基层需求,适时修订《上海市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和减轻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在食品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免罚、减罚情形,出台免罚清单6.0和减罚清单3.0,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上海研究制定工业“AEO”(经认定的经营者)制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等“软成本”。今年将加强政策跟踪,及时分析各领域对工业AEO企业的分级行政检查情况,持续完善政策措施;适时拓展试点领域和试点企业范围,深化对工业AEO企业的便利举措。
记者获悉,此次发布的21项政策举措实施至2025年12月31日。下一步,上海将加强综合统筹,做好政策解读,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