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镇最大规模“城中村”改造正在推进中,在区域焕新、功能更新、原址整新中实现与古镇历史风貌保护的融合发展,让居民搭上“幸福快车”。
新场镇“城中村”改造项目,共涉及4个点位,总用地面积589.61亩。涉及征收居(农)民645产、非居12产。具体包括:国有土地居民345产,其中“小梁薄板”及不成套房屋252产;集体土地居民300产。
为了让居民搭上这次旧改的“幸福快车”,浦东新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指挥部开创性地将分散各处的不成套房屋(小梁薄板)纳入“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全市首次探索点状征收路径,实现城中村和不成套职工住宅的跨类别同步改造。
工农居民区朝晖新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主体结构多采用小梁薄板。得知“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在朝晖新村居住了几十年的朱老伯不仅对改造满怀期待,还不辞辛劳地奔走于邻里之间,积极动员周边邻居配合征收工作。工农居民区党总支主动作为,上门入户与居民沟通,耐心解答疑问,陪同居民“预看房”,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改造后的居住环境,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终,工农居民区涉及的不成套住房2类和3类两个区域,居民100%签约。
据悉,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国有土地居民征收签约已顺利完成,集体土地部分计划3月份启动签约,并将根据进度情况,开展交房等后续工作,尽快完成腾地。
据悉,为确保项目所在区域迅速改善城区面貌、大力提升城区服务能级,下阶段,新场镇将优先启动部分道路开发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实现大面积开工。而对于涉及国土征而不拆类型的房屋后续将按照风貌保护要求,结合古镇文旅发展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协调督促建设单位,加快推动3个安置房地块各项工作流程,力争2027年竣工交付。做好配套学校、规划道路以及绿化等配套项目,同步建设、同期投入使用,确保及时交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讯员 李继成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