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8日证实,伊朗和美国将于12日在阿曼举行间接高层谈判,并称“球在美国手中”。同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表示,两国将进行直接会谈。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如果美伊不能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伊朗将遭受“前所未见”的轰炸。
这将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以来,美伊两国首次正式谈判。
谈判尚未开始,美伊表述互相不同。专家认为,这体现两国对谈判存在不同的认知和意图,就目前来看,协议达成的可能性很小。
伊朗试探美方意图
美国国务院8日称,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将出席美伊会谈。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这一会谈“几近最高级别”,不涉及“中间人”。不过,了解此次谈判计划的伊朗官员7日透露,美伊代表将分坐在不同的会议室,阿曼外交官将向两国代表来回传递信息。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指出,伊朗主张间接谈判,体现对美国的不满和不信任。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内对伊朗“极限施压”,2018年5月宣布单方面退出2015年签订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并加码对伊制裁;2020年,美军对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实施定点暗杀;此后,美方不断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和“长臂管辖”。
正因如此,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称12日的伊美会谈既是考验,也是机遇,“球在美国那边”。阿拉格齐否认“首轮谈判为间接谈判,随后将转为直接谈判”的说法。
阿拉格齐表示,若美方通过施压和威胁强加要求,这本质上是“命令式谈判”,伊朗不认同这种方式。间接谈判可确保真实有效的对话,这是选择间接谈判的原因。伊朗信任阿曼作为中介,并希望美方能展现达成外交解决方案的严肃意愿,“这才是谈判的关键”。
孙德刚指出,伊朗认为美国完全背离了伊核协议的精神,因此一直拒绝跟美国直接谈判,“伊朗希望通过此次间接谈判,试探美方意图,从而做出判断。”
双方立场相距甚远
孙德刚认为,美伊的立场和期望相距甚远,目前来看,双方达成核协议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美国需要重新回到“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这一多边框架下。
其次,美国需要减少甚至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如果这两个条件不满足,伊朗会认为美国没有诚意,那么伊朗也不会满足美国的要求。”
再次,孙德刚预计美国对伊朗的要求可能主要有三点:减少60%丰度铀浓缩,限制发展弹道导弹,限制对胡塞武装等组织的支持。“这三点伊朗都很难接受。”
最后,受关税战影响,美国当前受到国际社会的孤立。“伊朗认为现在时机对其有利,不急于跟美国达成核问题协议。”
动武与否尚待观察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多次对伊朗放狠话,他警告,如果不放弃核武器计划,伊朗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当前,美国在中东地区已部署两艘作战航母战斗群。卫星图片显示,6架美军B-2轰炸机已停放在位于印度洋中部迪戈加西亚岛的美军基地。孙德刚表示,这明显是向伊朗发出一个强硬的信号,如果伊朗不答应的话,那么美国就会采取军事行动。
在他看来,美国一方面想要和伊朗谈,一方面又威胁动武,可能加剧伊朗对美国的不信任,进而加大协议达成的难度。
美国是否真的会如特朗普所说,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孙德刚认为,这仍有待观察,不过,“一旦采取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报记者 王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