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武磊回来了 机器人跑马拉松比的到底是什么 巴西人第一次拿到了世界杯
第11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5-04-21

机器人跑马拉松比的到底是什么

天工Ultra机器人获得了第一名 图 新华社

扫码看视频

◆ 金雷

近来全国进入马拉松的办赛高峰,每个周末都有全马、半马等各类赛事热闹开启,在这些赛事中,有一项马拉松赛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因为参赛的除了人类跑者,还有机器人跑者。

上周末,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鸣枪。与其他路跑赛事不同的是,这场马拉松赛多辟出一根跑道,站上起跑线的,是20位特殊的选手——人形机器人。它们也将和人类跑者一样,完成21.0975公里赛程,看看谁能第一个撞线。

虽然都是机器人,放眼望去,站在起跑线上的“选手”跟人类跑者一样,身形各异。有的身高1.8米,有的只有1.2米;有的身材方正,有的却纤瘦苗条。发令枪一响,“选手”们的跑姿也各不相同。有的全力挥动双臂,有的光动腿不摆臂,但都在全力朝着终点线而去。

这是第一次,由人形机器人跑者参加的正式路跑比赛。有人要问,机器人跑步是有点新鲜,但20多公里就看一个机器在路面上重复运动,能有多大意思?其实不然。机器人跑步不但精彩,还有很多门道值得探究。

比如,前面提到了,这些“选手”身形不尽相同,它们是如何在跑道上展开争夺的,是不是个头大的就跑得更快?从比赛过程中看,机器人跑者之间的竞争,跟它自身的配置有很大关系,例如速度,步频,更重要的,是耗电量。

这次比赛的赛道沿线,设置了若干工作站。站点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机器人跑者更换电池。好几个机器人跑者在5公里后就进入工作站,工程师一边给它检修,一边更换电池。有趣的是,有的“跑者”还没到工作站就倒下了,原因,自然是电用完了,或者机械关节摩擦过热,需要物理降温。而按照比赛规则,更换电池和检修的时间,也计算在机器人跑者的总用时里,因此在工作站,工程师们均手脚麻利,在他们的努力下,机器人跑者很快重新“打起精神”,跑上赛道。就像F1分站赛,每一辆赛车进站、检修和换胎的速度,背后较量的是不同团队的能力。

这次报名参赛的人形机器人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有的是科技公司出产的最新型号,有的是高校的科研成果,短短20多公里的路程,涵盖了团队多年的智慧结晶。事实上,这次马拉松赛,机器人跑者绝不只是来亮个相的,他们在赛道上发生的任何意外,都是科研团队收集数据、进一步优化产品的良机。因此在比赛途中,每名“选手”身边都有几名工程师陪跑,同步记录、校验数据,拿回去再做优化。

虽然是半马处子秀,但机器人跑者表现都基本合格,有些称得上惊艳。而且,它们的出现,为这场路跑赛事增添了许多乐趣,不少参赛的跑者都拿起相机,记录下自己与机器人同场竞技的场景,体验科技与体育相伴、融入生活的时代感。

实际上,参赛的这些机器人跑者,并非为赛事专门设计。它们都是人形机器人产品,现在或者未来是要推向市场造福人类的,而通过参与或收看这场半马赛事,更多人能够直观地了解人形机器人是怎样一种机器人产品,具有哪些功能,具备什么能力。它们真的已经走入人类生活,与我们共生、共存。未来,当我们面对更多挑战时,需要它们的协助来完成冲刺,一同撞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