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时的剧烈疼痛,许多患者都说体会过一次将终生难忘,戏称其为“痛疯”。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已经成为继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三高”以外的“第四高”。
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变,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最为普遍的不健康状况,与痛风同属代谢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体重增加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BMI每增加1,痛风风险上升5%。而腹型肥胖更危险,腰围超标(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会进一步抑制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水平,进而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内脏脂肪堆积会导致大量炎性因子分泌,直接干扰肝脏尿酸代谢酶的活性,形成“肥胖—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积极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和理念,进行体重管理也能更好地控制痛风。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患者减重有讲究,错误的方法反而容易诱发痛风,所以要安全减重。
减重欲速则不达
快速减重会导致体脂快速分解,出现酮症,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可能诱发急性痛风。另外,减重时不要选择饥饿性减重,饿肚子减肥不易坚持,还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而长期饿肚子减肥,人体在饥饿状态,血浆乙酰和β羟丁酸水平增加,反而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可能诱发痛风。减重应循序渐进,可以采取每周减低0.5—1.0千克的阶梯式减重方法,逐渐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
运动方式有讲究
不建议痛风患者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强度过高,人体进行无氧代谢,会导致大量乳酸在体内堆积,竞争性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另外,剧烈运动时出汗量增大,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都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从而诱发急性痛风。
建议痛风患者选择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活动时最高心率在(220-年龄)×50%~70%范围内。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过量运动。有氧运动以每周4—5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而在痛风急性期时,要以休息为主,避免发作关节受到反复刺激。
迈开腿管住嘴
减肥的关键三分靠动,七分靠吃。痛风患者减重时的饮食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限制嘌呤摄入。人体尿酸生成有20%来源于食物摄入,痛风患者要少吃动物内脏、海鲜、浓汤等高嘌呤食物,建议每天摄入的嘌呤总量不超过150毫克。(2)限制能量摄入。减重期间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少吃甚至不吃甜食和高能量食物,逐渐改为补充鸡肉、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保证基础代谢,逐渐让体重恢复正常水平,还要避免过量的蛋白摄入,干扰尿酸排泄。(3)多喝水,忌酒和高糖饮料。酒精和果糖均会影响尿酸排泄,因此需要避免。建议每日应喝水2000毫升以上,保证2000毫升以上尿量,促进尿酸的排泄。心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适量饮水。
规律作息保代谢
减重期间要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长期熬夜会干扰体内皮质醇、胰岛素等激素分泌,不仅诱发肥胖,还会导致尿酸代谢紊乱。而睡眠不足也可能促进炎症反应,增加痛风急性发作的概率。因此建议减重期的痛风患者按照昼夜生物节律,在夜里11时之前上床睡觉,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达到健康体重,甩掉大肚腩,尿酸水平要确保达标,急性痛风不再发作,维持健康的身心是我们拥有美好人生的前提。
赵天仪(主治医师)朱小霞(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 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