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长三角“最云端”文旅新地标明年开放 “沪镇融合”打造产业协同新高地 乡村长出“艺术” 村民成为主角 国货硬核突围  拒绝半价陷阱
第10版:长三角/万象 2025-04-22

乡村长出“艺术” 村民成为主角

浙江松阳“织”美术馆举办首展

近日,“未织之境”·三都乡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活动暨“织”美术馆首展活动在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举行。活动创新“艺术家+村民”共创模式,吸引了国内外知名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百余位嘉宾,见证传统村落与当代艺术的深度交融。

“织”美术馆(见图)由村内一幢三层民居改造而成。建筑师借鉴传统布匹编织原理,为原本的建筑“织入”丝丝缕缕“双色纱线”格栅,构筑出灵透的外立面,跳脱出传统夯土房的形态,又与整个村落和谐共生。

“织”美术馆首展主题为“未织之境”,展出了8位国内外艺术家与当地村民共创的13件作品,涵盖竹编、棕编、畲族彩带等非遗技艺,融合了装置、摄影、综合材料等当代表现形式,作品灵感、取材都源于当地。《等青雨》是装置艺术家陶佳丽的作品,她从村民家中的竹蒸笼中获得灵感,采用重复聚合的方式让作品呈现不一样的美。意大利籍艺术家Orlando Daga则采用在松庄村采集的箬叶来创作作品。

活动现场,艺术家、非遗传承人邀请村民共同参与艺术共创,利用麦秆、竹篾、棕榈叶等原生态材料,进行“共织”体验。

松庄村的“新村民”、丽水市文化特派员孙培分享了“编织松庄新生活”案例,讲述她和村民以织造技艺为切口,实施“山野共织”全球艺术家驻留计划,鼓励艺术家走进松庄与村民共创作品的故事。“我想让织造成为松庄村独特的‘文化IP’,让村民真正感受到艺术给他们带来变化。”

松庄村的文化发展路径是松阳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发展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松阳积极探索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发展,创新实施“拯救老屋行动”“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建成了一系列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吸引大量艺术家、文创客走进乡村“培植”文化,让村民成为文化赋能参与者,共享物质与精神共富。

本报记者 吕倩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