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雷克萨斯在金山造纯电动汽车 音乐 非遗 国潮 解锁花展新玩法 出口转内销  找到“新路子”
第5版:上海新闻 2025-04-22

音乐 非遗 国潮 解锁花展新玩法

增强互动和跨界联动,五大分会场各展风采

松弛感、艺术性、年轻化、可持续、技术流……在2025上海国际花展以“双主会场”迎宾的同时,浦东、徐汇、临港、奉贤、滨江森林公园5个分会场也从上周五起陆续亮相。

记者获悉,各分会场拥有不同的特色和主题,以音乐、非遗、国潮等元素赋予花展差异化内涵,避免同质化。同时,分会场突破传统“静态观展”逻辑,增强游客的互动参与和文商旅跨界联动,体现“空间即内容、体验即消费、文化即流量”的新范式。

浦东 “卉”聚前滩里

浦东新区分会场主要分布在前滩区域,4月18日已同步开幕。通过商业体与公共空间的流量聚合以及“限时步行街+移动景点”的创新模式,浦东分会场主打“好逛、好拍、好玩”。

在这里,滨江公共空间和前滩三个商业体(前滩公园巷、晶耀前滩、前滩太古里)通过“新自然主义花廊”串联,推出前滩花集、花展限定美食等,游客可以来一场松弛感满满、边逛边吃的Citywalk。同时,分会场设置了四大主题景点,打造花廊、花街、花坡、花梯等景点以及各种花艺打卡装置。

刚刚过去的周末,市民纷纷来打卡浪漫的花艺景点以及钱家滩路限时步行街。记者获悉,5月1日至5日,钱家滩路(前滩公园巷段)将再次作为限时步行街,举办早春非遗生活节。此外,5月1日至7日,前滩滨江将为所有女生带来一场“快乐市集”。

黄浦江上“锦绣”花船,则是此次浦东分会场的“移动景点”,值此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之际,花船寓意着浦东潮涌东方再启航。此外,浦东还设置了东方明珠环岛和第一八佰伴两个城市主题节点,强化区域品牌联动。

徐汇 花荟品徐汇

徐汇分会场将于4月28日启幕,主要选取了新晋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衡复音乐街区(襄阳公园及汾阳路—复兴中路—宝庆路—淮海中路)作为主展区,融合49处历史建筑+花艺+音乐装置,打造“可看可听的园艺展”。

在这里,区内13个街道(镇)“以花为媒”,通过四大展示板块共搭建主题景点19处,串联全区公园绿地和17家市民园艺中心,展示各自文化特色、区域特点。届时,市慈善基金会绿地、华亭路绿地、黑石公寓、上海音乐学院、徐家汇公园等都将向市民展示斑斓花艺,形成“全城皆展场”的特色。

跨界联动也是徐汇分会场的特色之一。园艺展示将与街区融合,充满“音乐元素”,并通过音乐装置互动体验、乐器造型景观布置、院校师生演出快闪等多种形式,提升花展的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

临港 花漾年轻城

作为花展的老朋友,临港分会场此次将以“花漾年轻城”为主题,融合临港新片区的城市气质、年轻化发展理念和花卉艺术表达,强化“年轻城”的IP与互动式消费闭环。

在花卉方面,此次花展主要采用的花材包括郁金香、月季、鲁冰花、金鱼草、鸢尾、石竹、玛格丽特、金盏菊、矮牵牛等。同时,会场强化了“爱情经济”的场景表现,将“月季园”作为特色园区,以“爱情”为主题打造立体花墙、婚庆打卡场,吸引年轻情侣及家庭客群。

除了赏花,临港分会场也加强了商户联动营销。游客可以到月季园参与古风巡游、摄影打卡、品茶等春日限定联动,也可以去滴水湖广场参与广场嘉年华集市活动,还可以打卡二环城市公园特色商户点位,完成打卡收集印章,兑换朵云书院滴水湖店8.5折消费券。

奉贤 花开南上海

奉贤分会场将从4月28日持续至5月22日。依托“上海之鱼”生态核心区,分会场将构建“公园城市生活新场景”,通过生态赋能与产学研共创,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奉贤模式”。

分会场将联合高校举办“大学生花园节”。300余名师生将以“重新思考身边的自然”为命题,营造自然疗愈花园、流水湿地花园等近自然生态景观,展现青年设计师对公园城市的想象。同时,7家区内园林企业将参与“花卉主题景点竞赛”,以诗词为灵感造景,展现奉贤的园艺水平和文化底蕴,也推动行业技术展示与市场化应用。花展期间,这里还将举办海派插花花艺大赛、五一假日花市等,市民可以亲身感受花卉之美。

分会场将营建牡丹芍药园、玫瑰园、月季园等主题展园,形成“古典与现代交融”“民族和世界呼应”特色赏花之路。花展结束后,部分展点将永久保留,形成“永不落幕的花展”,延长花展的生命周期。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浪漫滨江岸

滨江森林公园拥有全市最大的杜鹃园,也是华东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杜鹃园之一,无疑成了此次花展分会场的“技术担当”。花展期间,园内将布置十个“杜鹃美境”,将东方美学与传统花魂融入现代园艺创新。同时,园内首次营造沉浸式游园体验,精选安酷杜鹃、皋月杜鹃、西洋鹃、锦绣杜鹃四大杜鹃名品,将传统园艺与国潮文化相结合。

同时,围绕着十大美境,园内将举办互动活动“华服迎春”和“非遗市集”,通过“非遗活化”来增强文化沉浸感,使国潮文化与生态深度绑定。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