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中国汽车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大盘小幅波动 周线收出小阳 个人投资者能不能买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第8版:新民财经 2025-04-26

中国汽车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杨硕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与发展,中国市场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不可或缺的增长动力源。”在日前普华永道携手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共同发布的《拥抱未来的世界汽车之都——2025上海智能汽车发展白皮书》里,是这样描述当下汽车行业的现状的。

当下,全球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时期,技术的颠覆、气候变化、地缘政治格局重塑和其他快速衍变的全球趋势都将持续对汽车产业的运行方式和未来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普华永道指出,2024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突破9000万辆,保持了温和增长的态势。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回暖、消费者需求的持续释放及电动智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全球汽车市场已经逐步恢复至2019年的历史高位。

另外,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显著,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过17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约20%。L2级自动驾驶逐渐成为主流,各车企纷纷推出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系统和操作系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以更加先进的、细致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和体验重新定义新时代的智能汽车。

而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总值10.65万亿元,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还有一个要关注的数据是,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突破3100万辆,中国本土品牌崛起和新能源汽车是主要增长极。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表示,中国拥有大量工程师、优质完备的电池产业链及自动驾驶软硬件创新企业,更早更快地把中国纳入全球研发重心,将是决定跨国汽车公司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另外,在外界看来上海车展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外资企业正以“深度本土化”重构与中国市场的关系,不再局限于技术输出,而是通过与中国伙伴的协同创新,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标准。

巩旻指出,从这次上海车展能看到全球整车厂拥抱中国研发力量。“我们还观察到全球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采用中国技术。一些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地将中国技术和研发力量引入它们的产品中。例如与中国供应商在自驾功能上进行合作;利用合资伙伴的平台或本土工程师来开发电动汽车车型;建立或扩大中国研发团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汽车制造商中两大阵营即拥抱中国研发力量的车企和规避中国市场的车企的竞争力将出现分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