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繁茂的时节,一种“隐形威胁”——季节性哮喘正悄然潜伏。这种在春秋季或梅雨季等特定时段反复发作的呼吸疾病,会让人突然咳嗽不止、胸闷难耐,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它的症状多样,呼吸时会发出“嘶嘶”声,频繁干咳且在夜间加重,胸口仿佛压着石头,有时会感觉透不过气。
季节性哮喘的发作往往与三大诱因密切相关。春季的树木花粉、秋季的杂草花粉会发起“攻击”;梅雨季墙面角落的霉斑产生的霉菌孢子,会趁虚而入;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也会让呼吸道“猝不及防”。
要想预防季节性哮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揪出过敏元凶,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抽血检测找到自己的“敏感黑名单”。关注每日花粉指数,上午10时至下午5时的花粉高发时段减少外出,外出佩戴密封性好的口罩和防风镜,回家后及时换外套、洗脸、用生理盐水洗鼻,同时做好霉菌大扫除,控制室内湿度、定期清洁墙角、处理发霉物品。其次,药物防护必不可少,在过敏季前2—4周,就要开始规律使用医生处方的控制类吸入药,并配合服用抗过敏药物,布地奈德等控制喷雾和沙丁胺醇等应急喷雾都是常用药物。此外,还要通过科学方式强健呼吸系统,选择清晨或雨后空气清新时运动,多吃西蓝花、坚果、深海鱼等有益食物,避免过敏食物、冷饮和辛辣刺激食品,保证7小时深度睡眠。
万一哮喘突发,保持坐姿、解开衣领,快速使用急救喷雾,每次2喷,间隔5分钟可重复。若出现嘴唇或指甲发紫、说话断断续续、使用急救喷雾后仍呼吸困难等情况,要立即拨打120看急诊。日常还可以通过记录呼吸日记、使用峰流速仪监测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在长期管理方面,要与医生共同制定“哮喘管理手册”,明确个人过敏原、用药方案和附近急救医院联系方式,定期复诊评估肺功能、用药效果和生活环境分析。同时,加入病友互助群交流经验,练习腹式呼吸放松法,缓解心理压力,更好地控制病情。通过科学防护和规范管理,季节性哮喘患者也能享受健康生活。
洪涵涵 钱小洁 王芳(上海长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