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园的大树修剪后成了“光杆司令” 夏韵 摄
大树遭过度修剪 李晓明 摄
四平路小区公共通道绿化带 李晓明 摄
测评表
本报记者 李晓明 夏韵
随着气温回升,花草树木进入生长旺季,枝繁叶茂的大树也给小区居民带来了遮光挡风、吸引蚊虫等烦恼,小区绿化修剪也迎来了高峰期。
然而,多位市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有些小区在进行绿化修剪时,缺乏居民意见征询,实际操作中“简单粗暴”,往往采取“断头式”修剪,“修绿”变成了“毁绿”。大树修剪如何不成“大树之伤”?记者实地探访调查测评。
现场调研
江南文化园
多棵香樟被“截断”
家住松江区涞亭南路558弄江南文化园的陈女士告诉记者,4月中旬,小区里有将近20棵香樟树被“剃头”,“没有召开过业主大会,物业擅自行动,这样毁绿属于违法行为。”陈女士说,小区目前没有业委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成立业委会的可由居委会代为履职,负责居住区绿化调整方案征集、公示、业主意见征询、公告以及办理审批申请手续等相关工作。“但我问了居委会,居委会说根本不知晓这次修剪,完全是小区物业自作主张。”
江南文化园是一个别墅小区,主干道上种植了大量香樟树。记者走进小区看到,多棵香樟树被“截断”,整棵树上没有一点枝叶,成了十足“光杆司令”。炎炎夏日到来,遮阴避暑的大树却成了这样的“凄惨模样”,让一众业主甚是心疼。
记者与服务小区的“锦茸物业”取得联系。小区物业经理殷女士回应称,小区20棵树被物业“剃头”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只有5棵为物业修剪。之所以修剪树木,是因为小区75号楼一名独居老人多次向物业反映,树木影响他家采光通风,要求修剪自家房屋附近的几棵树木。殷女士还强调,修剪这5棵大树,她知会过小区居委会,也得到了同意。那么,修剪树木有没有事先公示修剪方案、征询业主意见?采取的是什么修剪方式?对于这两个关键问题,这名物业经理一问三不知,更直言不知道详细的修剪程序。
属地松江区九亭镇涞亭居委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与物业经理殷女士有过多次沟通,希望物业方面尽快解决75号楼业主的诉求,但前提是“合法合规”,不承想这次物业没有事先通知,直接派人修剪了,也没有公示过修剪方案。张女士说,早在去年11月左右,居委会、物业和江南文化园业主代表等多方就召开过关于修剪树木的沟通会,居委会要求物业拿出修剪方案再作业,可惜一直未等到具体的修剪方案。没想到,到了今年4月,物业突然开工,也未报备居委会。
目前,对于江南文化园小区树木涉嫌过度修剪一事,九亭镇城管中队已立案调查。
罗山花苑
20年树木成“秃头”
据浦东新区明月路199弄罗山花苑居民讲述,小区内种有香樟树、白玉兰树、白杨树等各种乔木,生长了20多年枝繁叶茂,绿化环境非常好。然而,近期在进行绿化修剪时,这些郁郁葱葱的大树却被剪成了“秃头”,让人看着“心里就不是滋味”。
居民张女士回忆,去年上半年时,小区业委会发布了一则《小区绿化修剪方案》,声称要对小区内的200多棵树木进行修剪。给出的理由是小区树木20多年从未进行修剪,现有的乔木树冠高大密不透风,导致冬天一至四楼业主窗户光线暗淡,通风效果极差;夏天抗台风能力弱,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的乔木长势不均衡,树冠偏斜结构不合理影响景观等。具体修剪方案为:采用定枝疏剪过密枝及膛枝、病虫、干枯枝、过低的主枝、短截徒长枝为主,靠近住宅影响面加以回缩至6米左右。每一批时间是6个月一次修剪50棵,按顺序进行,分4批次完成。
然而,等到去年底,第一批树木修剪之后,居民发现不少乔木遭到了过度修剪。“大树的整个树冠都被砍掉了,枝叶也全部剃光,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干,这不变成了‘毁绿’吗?”张女士愤怒地表示,小区差不多有十几棵大树被“过度修剪”,而且有些树木离居民楼比较远,并不影响采光,也被“大尺度”砍去枝叶和树冠,原本好好的绿化变成了“斑秃”,实在是可惜。
小区修剪是否存在“毁绿”行为?对此,花木街道回复称,收到居民投诉后,居委会立即联系了绿化管理部门、城管物业、树木修剪施工队一起召开了联勤联动会议,现场查看了小区已经修剪的树木,目前暂未发现毁绿情况。居委会和物业后续会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绿化管理部门也对剩下的树木修剪作出了指导,居委会也会继续跟进。
四平路1028弄小区
绿化带树木遭砍伐
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外公共通道旁的绿化带长期无人管理。近期,绿化带内树木更是被砍得只剩树桩,实在太过可惜。
居民张先生介绍,四平路1028弄小区北侧边门外的公共通道是居民通往四平路的主要步行路径,通道一侧的绿化带内不仅栽种着花草,还有香樟树、松树等树木。“大家几乎每天都会从这条通道经过,但很少看到有人维护绿化带,里面经常有垃圾堆积。”张先生惋惜地表示,这片面积不大的绿化带,本为小区环境增添了不少绿意,如今却因长期失管,近乎沦为“野地”。而近期绿化带内树木被砍伐的情况,更是让居民气愤不已。
记者在现场发现,这条长条形绿化带面积有限,其内枯枝败叶散落,树木普遍不高,部分有着明显的修剪痕迹,更有树木被齐根截断,光秃秃的树桩裸露在外,格外刺眼。这片绿化带究竟该由谁负责管理?记者向相关部门咨询得知,由于该公共通道位于小区红线范围外,既不属于小区物业管理范畴,也不在市容绿化部门管理职责内。那么,究竟是谁进行了此次修剪呢?居委会表示,因为有居民反映,近期气温升高绿化带蚊虫变多。由于不属于小区绿化,在未经居民意见征询的情况下,居委会和业委会商议,找了一家绿化公司进行了此次修剪。
属地四平路街道回复,在接到居民投诉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立即派员前往现场核查。经查,确认公共通道存在树木被砍伐的行为,中队已依法予以立案查处,后续将依法依规推进相关处置。
建言
■ 严格依法办事
随着民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居民们对小区绿化爱护有加,因小区绿化修剪导致的矛盾几乎是年年发生。
为何“年年曝光又年年乱砍”?关键在于程序不明标准不清。实际上,2023年起实施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已经对小区绿化修剪从程序到方案均进行了明确。“办法”规定:树木能通过修剪的,不采取抽稀的措施;能通过抽稀的,不采取迁移的措施;能通过迁移的,不采取砍伐的措施。关于修剪程序,常规修剪由小区绿化养护单位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直接实施,需要进行回缩修剪的,经业主委员会委托绿化养护单位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拟订回缩修剪方案,业主委员会依法征求业主意见后适时组织回缩修剪。绿化养护单位应当根据树木生长情况,按照《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技术规范》的技术措施及要求实施,文明作业。
对此,居民呼吁,绿化修剪应该严格“依法办事”,增加公开透明度。同时,要让居民都能参与其中,共商共议、共同监督,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 优化小区树种
小区绿化修剪矛盾频发的另一个原因跟树种有关,不少小区喜欢栽种水杉、香樟等乔木,这些树种不仅长势旺盛容易遮阳挡风,修剪起来也存在一定难度。
对此,绿化专家建议,减少修剪矛盾,可以从优化树种的源头抓起。一般而言,建筑的南侧在满足距离规定时,尽量栽植灌木为宜,比如樱花、锦带花、海仙花等,既美观又不影响住宅通风透光。不宜栽种的则是水杉、香樟、杨树等乔木,这些树种长势较快且枝繁叶茂,一旦疏于养护即会造成严重影响居民通风采光及居住安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