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护航(剪纸) 心灵书简与石头记 李清照之嫁 健身与教练 鹰嘴豆 春笋满山谷
第12版:夜光杯 2025-05-23

李清照之嫁

米舒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文采斐然,母亲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对文学有独特的敏感,天资聪颖,又好读书。她16岁开始填词,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出手即震惊文坛。综观李清照词,好白描,清丽婉约,韵律和谐,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易安词打动了无数文人墨客,青年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才情横溢、雍容华贵的李清照,在元宵灯会上与英俊的赵明诚相遇。赵公子家世显赫,其父赵挺之任吏部侍郎。赵明诚喜好金石文物,文学书法皆有造诣,于是这对文学青年很快热恋,喜结伉俪。夫妻情趣相投,展玩文物,婚后的生活甜蜜而恩爱。小夫妻生活和谐,但两家的政治背景却很对立。赵明诚之父赵挺之曾攻击亲家李格非的老师苏轼。李格非遭贬黜时,李清照多次恳求公公,但赵挺之傲慢拒绝。

金兵南侵,汴梁沦陷,赵明诚、李清照开始流浪。夫妻俩辗转青州,“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赵明诚后赴莱州任职,之后,李清照又随夫辗转于淄州、江宁等地。其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李清照目睹社稷的变故,心中感慨万分,情不自禁写下“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等诗句。赵明诚罢守江宁府后,夫妇将前往赣江。在乌江畔,李清照写下了千古名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随后,南宋朝廷命赵明诚赴湖州任职,李清照留在池阳照看文物。不料赵明诚在路上染病而亡。李清照想起往日的恩爱,仍悲痛惋惜不已:“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断肠与谁同倚。”

46岁的李清照,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因其词的声誉与珍贵收藏而受人注目。三年后,一位青年进士张汝舟闯入她的生活,这位小她19岁的男子,对她极其仰慕,给她温柔体贴与关怀,获其青睐,后李清照与张汝舟结婚。

婚后不久,李清照大为吃惊,张汝舟粗鲁庸俗,侮辱与讥笑妻子,并直言自己只是看中了李清照的收藏。这样的生活和话语犹如一盆冷水浇在李清照头上,她清醒了,决定离婚,并揭发张汝舟当年科举考试舞弊的内幕。但当时妻子状告丈夫要坐两年牢,李清照坚持,这场官司判李清照胜诉,经亲朋好友多方营救,她身陷囹圄九日,张汝舟被流放。李清照后来把这段不幸写在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恐怕是她后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经历两段婚姻生活的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但她没有向生活屈服,依旧写词抒怀:“芳草池塘,绿荫庭院,晚晴寒透窗纱”“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位宋词皇后一生过得并不平静,她在寂寞中于绍兴二十五年悄然辞世,留下的诗词文章千古流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