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访鼠测字(设色纸本) 雨后傍晚 信任医生 海龙王与花仙 断裂的夏天 人与兽
第14版:夜光杯 2025-07-16

信任医生

周炳揆

朋友C是资深的小儿科医生,他告诉我,一些亲友现在不再向他咨询医疗上的问题了,甚至刚进大学的女儿现在也是在“百度”上搜索信息,自己为自己看病。这种情况使C很困惑,不过他并不感到惊讶。当今,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但是网络短视频铺天盖地,还有不法分子混迹其中虚假宣传,反而使人们感到紧张,这种紧张当然不是医生造成的,但由于医生的职责和他们的地位,社会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感也受到了影响。

通常所说的“医疗资源紧张”也是造成信任感缺失的原因之一,病人抱怨说,花了几小时乘公交、排队等候,医生看病才“三句话,三分钟”。有时,确实有个别医生不够专业,有意无意地让病人失望。我个人有一次难忘的经历:当年我右腿有间歇性跛行症状,看过血管科、骨科,一时没有明确的诊断。某日,我慕名去挂某三甲医院骨科专家的号,他的诊室没有病人,一个人在看手机,我叙述病情时他也没有停止拨弄手机,我递给他看胸椎的X光照片,他看了几秒钟,站起身来去洗手池洗手,说:“你去拍一张新的片子,再约个动腰椎手术的时间”。我顿时无语,失望至极。

后来,我看了上海某著名的血管外科医生,诊断是腿部血管局部堵塞所致,通过药物、理疗后痊愈。这个十年以前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但凡遇到疑难杂症,或者是做重大的决定(比如说动手术)前,一定要寻求“备选方案”。

当前,上海的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大都有慢性病,有统计说,老年人平均每天服用四种药,个别人每天高达十五种——这说明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医生的信任更是显得尤其重要。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朋友C的女儿在网上自己为自己看病,看似省事省力,其实后患无穷,甚至十分危险。网上确实可以查到各种病的信息,但是缺少了医生的“一对一”诊察和必需的化验检查,怎么可能对症下药?为了宝贵的健康,为了珍惜生命,信任医生是至关重要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