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彩灯、罗泾十字挑花、月浦竹编、吴淞面塑……这个暑假,宝山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入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精心筛选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参加暑托班的孩子们“量身”打造了近十种丰富多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非遗体验课程。 活动覆盖全区12个街镇80个办班点3200多名学生,在160多节课时期间,学生们将充分了解宝山文脉,沉浸式感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场景。 本报记者 刘歆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