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非
油豆腐㸆肉,一个家常菜,没啥硬标准。就算饭馆的菜谱上,鲁菜有淄博“豆腐盒子”,江苏有苏锡帮“镜箱豆腐”,广东有东江名菜“酿豆腐”,名字各异,其实大同小异,基本不离也不超出豆腐、猪肉(时有虾仁乱入)。上海“甬府”,在北外滩56层楼上关起门来自行制定一套标准:油豆腐,采自宁波宁海县前童镇,本地“六月黄”,饱受梁皇溪、白溪好水滋养,传统制作工艺,做出的豆腐满满豆香。
宁波土猪肉,取猪前腿上部前夹心,肥瘦相间、筋膜较多,最适合做馅料或肉丸。肉剁碎,略微打成肉末,油豆腐戳个孔,肉镶入,待用。土猪五花肉块煸香,跟塞满了肉的油豆腐一道烧。内外夹攻,里应外合——“红旗不倒”的家常做法,一般不可能出现此道“彩旗飘飘”的工序。
一道“油豆腐塞肉”,其实还用到了两种菜的两种做法:其一,葱姜蒜生炒五花肉环节,小葱投放量极大,等于葱㸆肉烧法;其二,油豆腐下锅后,砂锅里加水,慢慢把汤汁收浓,最后搛除肉、葱,又是家常红烧肉做法。所以,在“甬府”餐牌上,这道菜不叫“油豆腐塞肉”,正名为“油豆腐㸆肉”。
家常技法三合一,一口下去,咸甜口汤汁淋漓,肉香横流。爆汁?不不不,此处必须用上海话“飙汁”。或问肉是荤是素?油豆腐算素算荤?一时间七荤八素,五海六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