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8月3日5版
现场回访 >>>“沪尚回收”岚皋路八百七十六号惠民回收服务点挂出提示牌注明开放时间 李晓明 摄
新闻回放 7月11日 8—9版
现场回访 >>>整改后路面焕然一新
新闻回放 7月20日4版
新闻回放 8月4日7版
现场回访 >>> 城管执法部门联合物业整治群租房
新闻回放 7月28日9版
新闻回放7月13日4版
“沪尚回收”相关服务点
回收开放定时 老人操作方便
本报讯(记者 李晓明)8月3日,新民晚报刊登《投旧衣被“三连拒”便民回收堵点重重》,反映了普陀张阿婆在“沪尚回收”点位投放旧衣时,遭遇“三连拒”的糟心事。报道发布后引发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点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在全区范围展开集中检查,确保回收服务更加规范。
大门开了码好找了
第一个点位为岚皋路876号惠民回收服务点,问题为“大门紧锁”。记者回访时,大门已经打开,门上挂着一块温馨提示牌,上面注明了开放时间和客服电话。“我们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优化了开门时间安排,每周一、三、五的9:00—13:00对市民开放,确保公示时间内提供服务,其他时段也可以通过客服电话或通过‘沪尚回收’线上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服务。”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第二个点位为甘泉路654号蓝鲸湾惠民回收服务点,问题为“扫码难操作”,对老年人不友好。在该点位,记者看到在大门上张贴了明显的箭头,指示了动态二维码的位置,市民可以根据指示扫码进门。据介绍,该服务点为无人值守智能交投点位,运维方将在近一个月内的每周五下午安排专人在点位值守,为市民讲解开门方式和积分兑换等内容。而且还将为65周岁以上的市民办理实体开门卡,进门更方便。
清运强化“双机制”
第三个点位为黄陵路智能回收箱,问题为“清运不及时”。在该点位记者看到,曾经显示“9天未清运”的投口,如今屏幕清晰标注“上次清运:今日8:00”。甘泉街道城运中心工作人员郝思源介绍,整改后强化了“智能监测+人工巡检”双机制:回收箱内置传感器,自动触发清运预警,调度系统实时派单;同时,城运中心和运维方加强巡查,发现满溢问题可直接安排清运作业,确保“纸类、塑料、织物”等高频投口每天9时至17时发生满溢时,可在2小时内完成清仓。
普陀区绿化市容局环卫管理科科长刘洋介绍,针对市民反馈的问题,将对全区可回收物服务“点站场”进行集中检查,举一反三,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使回收服务更加“友好”;联合各街镇加大对可回收物主体企业的指导和督促力度,确保服务点服务承诺兑现,使回收服务更加“规范”。
康健路(桂林路至柳州路)
铺沥青平路面 窨井盖不再“凸”
本报讯(记者 季晟祯)7月11日,新民晚报8、9版刊登《井盖绊人路面积水 康健路翻新留隐患》,反映徐汇区康健路(桂林路至柳州路)施工翻修后,出现多个凸起的窨井盖,不仅影响市容,更给行人和车辆带来安全隐患。报道刊发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积极整改。如今,困扰居民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路面焕然一新,周边居民纷纷点赞。
记者从徐汇区建管委了解到,康健路(桂林路至柳州路)东段此前因需配合后续柳州路等区域的架空线入地工程,为避免反复开挖造成资源浪费,仅进行了临时修复,未整体提升,导致部分侧石、井盖高出路面,影响通行安全。
夏令热线报道反映该问题后,徐汇区建管委立即行动:一方面对存在高差的井盖及破损人行道实施紧急修复以消除安全隐患,此项工作已于7月中旬完成;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相关管线单位,对东段后续工程需开挖的车行道部分统筹安排、快速施工,确保管线作业于7月底前完成。在车行道管线施工结束后,道路精修提升工程随即启动,车行道已于8月上旬完成沥青重新铺设(铣刨加罩),彻底消除路面高度差,行车舒适度显著提升。此外,人行道提升工作正同步推进,计划8月底全面完工。
位于浦东莲园路的一户残疾人家
改造合同签订“无障碍”有盼头
本报讯(记者 夏韵)7月20日,新民晚报4版刊登《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如何更“贴肉”》,其中一个案例反映,家住浦东新区莲园路的残疾人诸女士(化名)遇到“审核通过迟迟未施工”的烦恼。在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报道后,诸女士反馈,她和家人已经与服务商签订好了装修合同。8月初,工程人员先行入户测量尺寸,待新橱柜定制完成后,即将正式展开施工。
诸女士户籍地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她申请改造的则是浦东新区莲园路上的一处住宅,她和家人常居浦东。诸女士说,签订的《上海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综合服务平台装修合同》中写明,服务商为上海佐邻优舍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款为3.5万元。“卫生间和厨房一起改造,安装防滑地砖。”她透露,这次她家将安装一个定制橱柜,上周,她已经选好了不锈钢台面样式和定制橱柜颜色。
上海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综合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诸女士家的改造工程,目前监理报价审核通过,预计橱柜需15—20天制作完成,待定制家具做好,就会让服务商进场施工。
浦东海富花园、松江祥和公寓
退租客清床铺 重拳整治群租
本报讯(记者 徐驰 志愿者 李佳雯)8月4日,新民晚报7版刊登《复式楼变14间 一室户住6人》,报道了沪上多个小区内居民楼遭“魔改”后“群租泛滥”,各类安全隐患丛生。报道刊出后,多个属地城管执法部门及时上门了解情况,或立案执法,或展开整治,使出“雷霆手段”,积极整治群租乱象。
居民们反映,浦东新区东方路1357—1369号海富花园2号楼24D室被改为“复式群租房”,属地塘桥街道平安办牵头多部门到场核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上门取证后发现,房屋原本为5室2厅4卫的复式房格局,二房东租赁后擅自多分割出7间,共计12间房屋用于出租。执法人员当即要求二房东自行整改。
随后,街道平安办牵头多部门,再次共同上门查勘,发现隔间内的“高低床”已被拆除,增设的卫生设施也已整改,部分租客清退。“目前,在租房屋为6户,共8人居住,符合出租规范。”二房东表示,下个月租约到期后,将不再续租。下一步,执法中队也将继续配合做好辖区内群租整治,保障居民良好的居住环境。
松江区横港路49弄祥和公寓小区65号楼501室三室一厅的房屋,被私自改为6间出租屋,人员进出嘈杂、租客擅自拉取电线,存在安全隐患。
经属地泗泾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员核实确认,该户私自分隔客厅,增加了一间“出租房”;阁楼在房屋交付时分为3间,目前一间房屋用作出租。8月5日,综合行政执法队向该户二房东送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限期自行整改群租行为,将房屋彻底恢复成原状。“若对方逾期不整改,中队将联合镇城运中心、房管、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群租整治。”执法队员如是说。
浦东新区康达公寓
电梯启动检测 维修资金到位
本报讯(记者 夏韵)7月28日,新民晚报9版刊登《居民楼两台电梯停运超10年》,反映浦东新区城东路789弄康达公寓2幢、3幢楼内的电梯长期关闭停运,导致楼内居民不得不每日“爬楼”出行的问题。在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报道后,特种设备检测人员已赴现场对这两台电梯进行检测,相关整改报告书将于8月15日前出具。
据属地惠南镇相关部门介绍,城东路789弄康达公寓由上海兴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2006年建成,2010年7月经浦东新区建交委验收备案并颁发竣工验收备案证书。现在,小区日常管理由上海纳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其中,2幢(3—4号)和3幢(5—7号)两幢楼均设有电梯,涉及68户居民,建筑层数为四层。
关于如何开展维修,惠南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小区未成立业委会,经康达公寓小区业主大会表决授权,由梅花居委会代为履行业委会职责。后续,根据检测结果及整改要求,依规启动紧急维修资金,专项用于两台电梯的维修工作,确保程序合法、流程规范。属地政府回复,待电梯维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将委托物业公司建立定期维护保养机制,明确保养周期、责任主体及应急处置流程。同时,惠南镇市场监管、房管等部门将持续跟踪,督促指导物业落实电梯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切实保障居民出行需求。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天桥扶梯已拆 更多电梯将换
本报讯(记者 李晓明)7月13日,新民晚报4版刊登《未进乐园大人小孩先爬梯》报道,反映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多部电梯停运,游客去往欢乐谷、玛雅水公园等景区游玩时,要步行爬楼苦不堪言的情况。报道发布后,相关责任单位积极整改,目前已将有条件的电梯全部恢复运营,并对故障频发的电梯纳入拆旧换新计划。
记者日前回访获悉,位于佘山地铁站外的天桥自动扶梯,因风吹雨淋故障频发,已纳入拆旧换新计划。7月中旬旧机已拆除,新的扶梯正在定制中,根据目前施工进度,预计9月15日左右能安装完毕。月湖东停车场电梯共9部,包括6部室外自动扶梯、2部观光电梯和1部货梯,目前6部自动电梯、1部观光电梯、1部货梯均正常开启使用,另有1部电梯损坏严重,已列入明年计划,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