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峰
2003年10月25日,我在北京采访了吴岱将军的夫人何云,听她讲述吴岱将军的事迹。
1944年4月,山东军区政工会于山东碑廓一小学教室召开,吴岱将军代表滨海军分区汇报连队政治工作经验。山东军区政委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萧华等坐第一排听讲。吴岱汇报一整天,精彩纷呈,被掌声频频打断。黎玉说:“吴岱是我们军区模范团政委。”萧华说:“吴岱政治工作堪称模范。”罗荣桓说:“模范,模范,模就是样子,范是标准。”是年,吴岱将军荣膺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军区授予的“模范团政委”光荣称号。同年,山东军区《民兵报》发表短评《向吴岱政委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编印出版《模范政治委员吴岱》一书,三十二开本,白皮封面,宋体字标题,下一行小字标“学员必读”,未署出版日期。据云,我军团级干部先进事迹结集出书者,吴岱将军当为首例。
吴岱将军矮个,大头,广额,眼窝略陷,目光锐利,人称“小列宁”。
红军时期,吴岱将军任补充团二连指导员。上任时,全连官兵于一打谷场集合成连横队、排纵队,将军于队列前大声喊:“我叫吴岱。听见听不见?”前排战士喊:“看见听不见!”后排战士喊:“听见看不见!”将军只得站于小竹凳上作“就职演讲”。是时,将军十六岁,而该连官兵平均年龄二十,最大者三十多岁。
吴岱将军好记性,过耳报告,不用笔记,回来传达,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几与原报告相同。凡见面之人,经历之事,均能记之,人名、地名数十年不忘。他儿时能唱数十首民歌,至老年仍一一未忘。如《穷人革命歌》《救穷歌》《哥哥去山东》等等。
吴岱将军任营教导员时,进行营点名不用花名册。是时,全营六百余人,将军全凭记忆,张三李四王五,逐一点来,无一遗漏,亦无一差错。部分官兵家庭住址,父母情况,兄弟几人亦可娓娓道来。官兵们称其为“材料箱子”“活字典”。
1936年初,吴岱将军率小分队进驻山西洪洞筹集物资。小分队住某大户家,主人出走。某日,竟从山墙中搜出一千五百七十块银元,白花花,亮闪闪。其时,十个银元约等于一连人菜金。有人建议留部分自用,将军则决定全部上缴,并带十人以干粮袋装银元,送军团部上缴。途中,丢失八块。将军不顾疲劳,回返寻找,逐一捡回,一块不差。罗荣桓元帅闻之赞道:“有大局观念,无本位主义。”
1937年9月,吴岱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之战,将军回忆,日军曾一度占领公路北侧山顶之老爷庙。某营反复冲杀,欲夺之,未果。是时,吴岱将军任团政治处干事。关键时刻,副团长杨勇任命吴岱为三连代理连长兼指导员,再夺老爷庙。将军率全连绕至山后,居高临下,隐蔽接敌,配合三营一举而夺老爷庙。战后,团政治处主任符竹庭表扬说:“夺回老爷庙,吴岱起了关键作用。”遂奖励一支缴获的日本百乐金笔。
何万祥,山东军区战斗英雄,1944年3月25日于沂蒙山北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7月,山东军区战士剧社两位编导和《民兵报》社一位记者到何万祥所在六团采访。时任团政委的吴岱欣然接受采访,何万祥事迹如数家珍,生动具体。编导和记者大为惊异,说:“吴政委真神了,一次谈话就是一篇文章。”著名战斗通讯《英雄连长何万祥和战斗突击队》和组歌《我们的连长何万祥》即是根据吴岱将军讲话整理而成的。
吴岱将军博览群书,家中藏书亦多多。厅中椅座,乃书屉也;卧室箱笈,亦书柜也;茶几、窗台、床头,叠书累累;壁橱、楼角,走廊、阳台,书箱满满。大部头书亦多多,如《鲁迅全集》、马恩列斯全集等。
1943年9月,吴岱将军与山东郯城挂剑区妇救会副会长何云喜结连理。结婚时,符竹庭政委送了两支金笔:一为“金星”,一为“新民”。吴岱将军夫妇和谐度日,相敬如宾,五十余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