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
今年夏天,不但比往年来得早,而且猛。回忆起孩提时代,那时的乡间,人们因地制宜地用土办法避暑纳凉,让那酷暑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旧时的宅院是个三井三场心封闭式的四合院,三十多间砖瓦房屋里住着十几户人家,都是同姓同宗人。宅院的组成沿袭古法,有墙门、穿堂、堂屋、厢房、庭院,宅院北、东、西三面环绕着护院宅沟,沟沿四周种植果树杂木,宅沟外有竹园。夏日宅院里有一年四季最动人的景。
清晨,薄雾笼罩着田野,缠绕着宅院,人们赶在太阳露脸前,踏着晨光,早早地在田间劳作。中午时分,外面烈日高照,炎热如火,宅院里的大人小孩们提着凳子、椅子聚集到墙门间的穿堂内纳凉。宅院后的竹园,更是孩子们的乐园。那是一片高大挺拔的竹园,置身其间,徐徐清风袭身而来,携带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和淡淡的竹香,令人心旷神怡。宅沟,又是孩子们最钟爱的地方。暑假里,约三五知己,来到宅沟的水桥头,脱下衣裤,“扑通”一声扎进水里,扭动手脚,激起朵朵水花,闹得鱼儿欢快跳跃。有时还能在芦苇和茭白深处摸到一些鱼虾或螃蟹。我也在宅沟里学会了游泳,并为日后入伍成为水兵打下基础。夏夜,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般的美景,至今仍深刻地留在内心深处。到了晚上,在宅院的场地里,大家纷纷搬出躺椅或搭起门板,铺上凉席,仰躺在上面,手里摇着一把蒲扇,听大人们谈古说今,讲牛郎织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故事……月亮出来了,爬得高高的,月光如水般洒落在宅院,思绪便长了翅膀,随之飘远,飞到了天宫银河,怀揣着满肚子的欢喜和满足进入梦乡。
如今回想,童年夏日时光里的丝丝清凉,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将似水年华里夏季独有的迷人风景,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