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光鲜的“国际知名品牌儿童走秀”,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记者上午从上海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警方破获一起假冒服务商标案,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星”的心理和培训机构合作需求,虚构品牌授权,非法牟利涉案金额超200万元。
发现幕后操盘手
去年4月,静安警方接到辖区某集团公司报案,称其代理的国际知名品牌商标未获授权被用于多场走秀活动。这些活动打着“国际知名品牌少儿模特秀”旗号,公开使用品牌标识,误导消费者,严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侵害了品牌方的合法权益。
接报后,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很快锁定了幕后操盘手——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李某。此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找到多家少儿形体培训机构,以提供“稀缺国际知名品牌少儿走秀机会”为诱饵洽谈合作。在签订商业合同时,明确写入“提供一线国际品牌赞助的少儿走秀活动”条款,诱导培训机构支付数千或数万元“品牌授权费”。同时利用公司及个人多个社交账号发布带有知名品牌标识的“走秀活动”报名信息,营造与品牌方合作假象。受虚假宣传吸引,不少家长为让孩子参与所谓“高端秀场”,直接向李某支付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报名费。
场地简陋穿了帮
初步建立“合作引流”网络以后,李某又通过传媒公司举办了十几场未经授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少儿走秀”。这些活动场地简陋,且都位于市郊,与宣传中的“高端”形象严重不符,引发家长与机构质疑。
警方调查发现,李某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向培训机构收取的“授权费”,二是向家长收取的高额报名费。“一般儿童走秀活动收费都在1000至1500元之间,而李某打着品牌旗号,收费高出2至4倍。”这价格差异明显是消费者误信“品牌授权”支付了高额溢价,由此形成完整的资金链证据闭环,印证李某通过假冒服务商标误导消费、非法牟利的犯罪本质。
在完整证据链支撑下,犯罪嫌疑人李某的犯罪事实确凿。2025年7月10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李某提起公诉。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