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浦苑小区
破解停车难题
“以前下班回家的路,最后100米是最艰难的‘闯关游戏’:第一关寻找车位,第二关避免违停,第三关祈祷爱车平安。”提起曾经的停车窘境,居住在金山区山阳镇金浦苑小区的居民王先生这样调侃。而如今,小区内车辆有序停放,环境焕然一新。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小区开始推行将公共收益资金纳入银行监管模式,打出了社区治理的“关键拳”。
乱象倒逼改革
早些年,金浦苑小区深陷车位配比不足的窘境。晚归车主只能在小区里“见缝插针”,业主群里充斥着停车纠纷的抱怨。
转机出现在2024年底。在山阳镇和金山区房管局的深入调研与推动下,金浦苑小区开始推行公共收益监管新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停车费收入纳入银行监管账户,实现资金流转的阳光化与规范化。同时,经全体业主表决,管理混乱的原物业企业被依法更换。
随后,业委会牵头,居委会和热心业主组成排摸队伍,对小区停车高峰与低谷需求展开地毯式摸排,详细记录不同时段车位使用情况。数据在手,民主议事跟上。小区接连召开多轮业主大会,围绕停车管理新规反复讨论。“业主优惠怎么定?临停费怎么收?第二辆车要不要加价?”每一个问题都经过充分辩论,最终修订通过《金浦苑小区停车管理规约》,明确权责划分、收费标准和违规处理办法。
方案定了,还得让家家户户都认可。“第一辆车720元/年,第二辆要1200元?这差价也太大了!”新停车管理规约刚出,居民褚先生就犯了嘀咕。
“小区机动车保有量238辆,固定车位却只有204个,僧多粥少就得讲公平。”新进场的赞澜物业经理潘红萍解释,阶梯收费是业主大会共同商议的结果,既保障基本需求,又遏制资源浪费。为了让政策更暖心,小区还推出亲情车临时停车优惠,并在周边协调到14个停车位,最大程度缓解供需矛盾。
楼组长多次上门解释,居委会、物业耐心沟通,褚先生渐渐想通了:“小区资源有限,阶梯收费确实考虑得周到。”缴费第一天,他就爽快交了两辆车的费用。
强监管透明化
停车费收上来了,怎么管才能让居民放心?金浦苑的答案是“阳光监管”。小区创新建立物业、业委会、银行“三方共管账户”,停车费直接通过道闸系统接入银行监管账户,业委会按月核对公示,资金按季度自动划转至维修资金子账户,从源头杜绝截留风险。
“以前物业公示的收支表糊里糊涂,钱花在哪儿都不知道。”居民李阿姨说,现在,能看到详细的资金流水,“哪笔是停车费,哪笔用于车位维修、设备加装,清清楚楚,便于监督。”
透明带来信任,信任催生和谐。如今的金浦苑小区,车辆有序停放,楼道堆物、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大幅改善。“回家停车再也不用打仗了!”“物业有事随叫随到!”居民们发出声声点赞。 本报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