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读奇书心自静 淘旧书 打工 书展忆潘景郑老 上海书展里遇见“大变局” 游张园小记
第12版:夜光杯 2025-08-18

游张园小记

汗漫

南宋初夏,台州人戴复古,去张姓友人家中做客、喝酒,即兴吟诵: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这首诗,标题为《初夏游张园》。戴复古的张姓友人,名字不详。上海也有张园,紧邻南京西路、威海路,主人姓名载入上海史:张叔和。一八八二年,三十二岁,他以巨资购得此一地块,筑楼台、建假山、掘池塘,供家人在二十余亩园林里避世逍遥。张园全名“张氏味莼园”,系于一个典故“莼羹鲈脍”。张叔和原籍无锡,最初供职于上海招商局,厌倦倾轧,改走商途,才有实力构建张园,体会晋人张翰的乡愁归思。

一八八五年,张园开放,成为华人自由出入的海上名园,每张门票洋银一角,儿童免费。此前,上海西式公园,有“华人无西人同行,不得入内”之规。

张园内,贩夫走卒纷纷然,达官贵人翩翩然,看花、赏鱼、观虎豹,乘舟、饮酒、做生意。孙中山、蔡元培等名流发表演讲,呼吁共和、进步。四万余人激愤聚集,举行“剪辫子大会”。关涉女性解放议题的“裙钗大会”,振聋发聩。霍元甲打擂台,一拳击倒西洋武士,成就英名。梅兰芳唱堂会,水袖扬、媚眼飞,柔声咏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轰动上海滩,确立其名角地位。刘海粟率上海美专师生,举办中国首次裸体模特画展,惹一场小风波……上海的现代性构建,与张园有关。民国时代的《点石斋画报》、小校场年画、月份牌,屡屡可见以张园为背景的画面:轿车内并肩欢笑的情侣,下班后逛街的职业女性,霓虹灯映照的商业广告……

一九一八年后,张园没落。这一地块,改建成高档石库门社区,拥有二十八条弄堂,统称“张家花园”。居民身份不凡,银行职员、记者、影星、商人、文人等。渐渐成为各阶层市民共存的空间,且有工厂、学校、法院,夹杂其中。车床隆隆,读书声琅琅,法槌铿锵敲击桌面,喧嚣与怨怼并存,逼仄与苦闷叠加。

眼下,这一区域改建为多种功能融会的商业综合体,恢复“张园”旧称,咖啡馆、酒吧、餐馆、珠宝店、画廊并立……红砖墙、老虎窗、巴洛克风格的廊柱、巨阔闪光的落地玻璃窗、长廊下走过的一个窈窕背影……这一切,进入镜头,为未来的回忆提供细节、气氛和佐证。

《初夏游张园》中的园子,大概比较小,一瓮酒,能让满园飘香。戴复古游罢那一个南宋张园,上路,继续漂泊江湖,但必须停步于淮河。眼巴巴眺望北方,马蹄声、腥膻气隐隐袭来,“难禁满目中原泪”。作为陆游门生,他热血难凉,寸心耿耿。尽管不走仕途,仍神追杜少陵,心系苍生,对“乱蝉无数噪斜阳”很反感。不闻秋鹤唳,那就自己大声吟唱。

秋风起,台州的柑橘熟了。想家,戴复古迢迢奔回海边故园。待柑橘树的枝条轻松了、空了,又起身远行。途中,随时停步口占,由身后紧跟的童仆速记,如“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新作每每集成一册,雕刻出版,即风行坊间,戴复古诗名广播江湖,达四十余载。依靠才华,一个人也能获得温饱和尊严,真好。

《送张子孟》,是戴复古的另一首诗作,我喜欢。那张子孟,若知晓自己曲径通幽、跟随诗人抵达二十一世纪,肯定开心。在张家,戴复古得到款待和暖意,乘醉写下送给主人的句子:“心平无险路,酒贱有欢颜。早作还乡计,高堂鹤发斑。”

秋已至暑未散,在张园,与朋友聚会,对着一壶黄酒说风凉话,顿觉凉爽许多。回家,继续读少陵、陆游、戴复古。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