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沿线点亮上合峰会主题夜景灯光秀 图IC
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峰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擘画上合组织发展蓝图,凝聚“上合组织大家庭”合作共识,推动组织朝着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阔步迈进。
为上合未来10年谋篇布局
成立24年来,上合组织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引领下,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国的“上合大家庭”。
如今,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领导人,联合国、独联体、东盟、亚信、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负责人齐聚一堂。正如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22日在吹风会上所说,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峰会。
总结上合组织过去这些年来的成功经验,是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此外,峰会预计还将在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等领域达成一系列成果文件,并发表《天津宣言》,为上合组织未来10年的发展谋篇布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祁指出,关于上合组织未来10年的构想,是对动荡变局的冷静判断,对全球治理赤字和地区安全难题的务实回应。“其价值在于以可执行的制度安排与可交付的合作成果,将‘上海精神’的理念优势转化为跨周期的现实能力,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走深走实。”他表示,这是“中国方案”在多边治理场域的制度化呈现,也将是上合组织成员凝聚力和行动力的一次集体校准。
为优化国际治理提供借鉴
孙祁注意到,上合天津峰会不仅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和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举办时间也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孙祁表示,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召开,既是对战争与和平这一世纪叩问的及时回应,也可以为联合国改革提供区域层面的实践样本。
“上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协商凝聚共识而非以条约触发集体防御,避免了安全困境的外溢与阵营化的结构性对立。上合尊重各国制度与发展模式差异,强调循序渐进的规则衔接与务实可交付的项目合作。”孙祁表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践中,上合组织以安全、发展、人文三重路径彼此支撑,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区域合作经验。“世界大变局之下,提炼和总结上合成员相处、发展的模式与经验,可以为优化国际治理提供借鉴,贡献上合力量。”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