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桂强开展消防检查
清晨,一名身穿白衬衫的社区民警穿行于金山朱泾镇新天鸿社区的大街小巷,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他是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新农派出所民警钱桂强,59岁的他已担任社区民警24年,如今是坚守在基层岗位的三级警监。在居民眼中,钱警官远不只是民警,更是“社区账房先生”“调解茶坊掌柜”和随叫随到的“平安快递员”。
一本台账
兜住社区大小事
翻开钱桂强的蓝色活页本,社区脉搏清晰跳动:“3号201室陈大爷高血压,每半月需配药”“冬姐火锅店消防通道整改,12号复查”……小小册子,承载着这个拥有124栋居民楼、83名外籍人士、24家商铺和13家企事业单位的混合型社区的全部安全底数。
“数据不是死的,要像账本一样活起来。”钱桂强每周动态更新“人、事、物、地”信息。独居老人需求、商铺消防设施位置、企业安全预案,甚至谁家养了几条狗都悉数在册。点滴积累,凝练成他独创的“一查二记三访”工作法:带着检查表查隐患,活页本随时更新动态,分层走访确保问题闭环。尤其对电动车“飞线充电”,他见一处记一处,即刻督促整改,将风险掐灭于萌芽。
一杯热茶
浇熄邻里心头火
警务室一隅,茶香氤氲。绿萝掩映的木桌旁,钱桂强正为争执双方斟上热茶:“来,喝口茶慢慢说,天大的事也有解决办法。”居民口中的“钱掌柜调解茶坊”,今年已成功化解多起纠纷,成功率100%。
上个月,6楼住户王女士家的空调外机漏水,刚好落到5楼李阿婆晾晒的床单被套上。看到刚洗好晾好的床单被套沾上污渍,忙活了一早上的李阿婆顿时火冒三丈,立即上楼找王女士理论。王女士觉得李阿婆小题大做,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争吵升级到险些动手。
正在附近开展防诈宣传的钱桂强闻讯赶来,将两人请入茶坊。在温热的菊花茶香气中,他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李阿婆心疼劳动成果被毁,王女士委屈于劈头盖脸的指责。钱桂强不急于评判,先体谅双方情绪,随后建议维修空调并适当补偿,李阿婆反而摆手说并非真要赔偿。一场邻里干戈,在茶香中化于无形。
“调解如沏茶,得耐心‘慢慢泡’。”钱桂强奉行“三不原则”:不急于定论、不偏袒一方、不推诿矛盾。从广场舞扰民到宠物纠纷,从楼道堆物到停车摩擦,这些社区“顽疾”在钱掌柜的茶桌旁总能寻得平衡点。
一份叮嘱
为居民送上安心
早上7时,小区广场已出现钱桂强身影。他挎着的“平安包裹”里,彩色封面的宣传册分类精准:紫色是给老人的防保健品诈骗指南,蓝色是商户消防安全清单,绿色则是儿童暑期安全手册……“快递送物件,钱警官送的是安心!”超市老板感慨道。
去年夏天,钱桂强在超市门口开设“防骗课堂”,剖析“刷单返利”陷阱,恰好阻止了居民刘大姐向骗子转账。“脑子一热就信了,半年退休金差点打了水漂!”刘大姐至今后怕。
为让防范知识“精准入户”,钱桂强妙招迭出,他与快递驿站合作,将防诈贴士粘上包裹直抵年轻人;用方言开设“银发课堂”,让老人听懂骗局门道;新型诈骗手法一出,业主群、团购群瞬间铺开真实案例警示。今年以来,钱桂强发放宣传材料逾5000份,组织讲座20余场,辖区电诈案件始终“零发案”。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钱桂强常说:“做社区工作,唯以真心换真情,以真情融通人心,方能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那袭穿行于里弄的“白衬衫”,以账房先生的精细、茶坊掌柜的智慧、快递员的迅捷,将“枫桥经验”写进日复一日的守护。
本报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