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佳琳)这是一群用生命捍卫信仰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定格在南京雨花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今天上午,“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8日。该展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为主线,共设置4个专题,主要展现了42位在上海留下人生足迹或上海籍的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迹,共展出180张图片史料和63件/套实物展品。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雨花英烈中有多位人物在建党之初就光荣入党,投身党在创建初期的革命运动,经历严峻的革命斗争考验,成为党的初心和使命最初的承载者、实践者和献身者,在上海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4个专题中,“从上海大学走出的雨花英烈”专题集中梳理和展示了邓中夏、恽代英、侯绍裘、吴振鹏、李得钊、杨振铎、张应春、师集贤等曾在上海大学任教或求学的雨花英烈事迹。“在上海被捕的雨花英烈”专题集中梳理和展示了在上海被捕的邓中夏、罗登贤等雨花英烈概况,展示了诸位烈士在上海遭关押的各个监狱。
记者注意到,展览中的多件文物史料与抗战相关。比如,宋庆龄发表的《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摧残反帝的群众领袖罗登贤等告全国民众书》、曾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的朱克靖烈士抗战期间写下的《回忆与感想》等,充分展现了雨花英烈在抗战期间的卓越贡献。
来自雨花台和中共一大纪念馆的25件/套等级文物原件首次联合亮相,成为展览一大亮点。其中,包括上海松江籍雨花英烈吴光田中学时代的两篇作文、陈原道1925年6月在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的“12号”出席证原件等,不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指导,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主办,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