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钰曈 上海市普陀区培佳双语学校初三(3)班
作为一名初三学生,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给我们学生带来的改变:不仅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查询资料,教室里也增添了一些智能设施如希沃白板、语文课文的点读App等,来来帮助大家学习。在这股科技浪潮扑面而来的当下,我明白:我们这一代既要借助智能之翼展翅飞翔,更重要的是必须守护内心的力量火炬。
不久前,学校老师推荐给大家一个作业辅导软件,这个能自动分析错题、调整解题思路的App让我如获至宝。当我捧着数学月考提高 20分的试卷时,甚至能听见手机里那个App代我发出了得意的笑声……我明白这是因为有了它,才帮助我提升了成绩;可渐渐地,我开始习惯于依赖它。不久后,我发现自己作业本上原来规规矩矩的解题步骤变得越来越奔腾跳跃,头脑风暴的思绪海洋里只剩下一个四角方方的二维码——我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就能获得绝对无误的答案。
那天解二次函数的情形仍历历在目,我坐在位置上,阳光明晃晃地洒上了试卷,但我头脑里却一无所获:笔尖在草稿纸上迟迟也画不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抛物线。那一刻我明白了:我正在被AI控制。由于我过度依赖它,已无法形成宝贵的自我意识,变得不敢展开艰苦而有趣的独立思考。
在那次以后,我感情复杂地把手机锁进抽屉,重新拿出习题。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仔细回忆老师讲课的过程,我终于又能感受到脑细胞在重新活跃的愉悦了。当最后一个步骤在作业本上站稳脚跟、排列成行的时候校,园里已经寂静无声。我开始明白,AI虽然能帮助我们,但过度依赖AI解答,就会压抑我们的自主思考,出现逻辑链条断裂的现象。对于AI,需要我们有节制、适度地使用。自此,我大大减少了使用AI思考的频率。与此同时,我还会用AI校对翻译古文古诗,但依旧保持放声诵读和认真默写的习惯;我也会参考智能写作帮助自己选择思路和引入名言警句,使我的习作中依旧会流淌出AI表达不出的真情实感。
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洗衣机解放了双手,但我们仍然热爱阳光下晾晒衣衫的清香。因为在本质上AI无法共情我们的感受,我们只有燃起内心之光,借助科技之翼飞向浩瀚的天空,才能铸就我们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