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区域点亮灯光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市集、音乐、江风、光影,勾勒出不夜的申城。9月19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徐汇西岸开幕,并于上周末全面启动光影秀公众预约、互动展演、光影市集等活动。记者探访主会场和各大分会场发现,光影节对会场周边的夜经济促进作用明显,徐汇西岸梦中心和黄浦新天地商圈的营业额增长均在30%左右,梦中心商圈的瞬时客流更是创了开业以来最高纪录。
茶饮销售火爆
晚上8时,徐汇西岸的“光影市集”迎来了客流高峰。记者看到,市集上不仅有乌苏烧烤、爷爷不泡茶等网红餐饮,更有久事公交、黄岩市等带来的周边文创产品。啤酒、美食、茶饮,黄岩水果毛绒玩具、限定款71路冰箱贴、光影节大头贴……各种“小确幸”与流光溢彩的光影秀互相衬托,在凉风习习的黄浦江畔营造出夏夜的别样精彩。
“我们就住在附近,下班特地带女儿来逛一圈,看看光影秀。小朋友特别喜欢集章,在集市里拿着光影护照做任务到处打卡,还换到了一张黄岩石窟景区的门票!”来自徐汇区的蒋女士告诉记者。
来看光影秀的客流激增,令“爷爷不泡茶”摊位有些措手不及。工作人员韩林君说,从9月19日市集开张到9月21日,短短三天内,这个9㎡的摊位已销售了406杯茶饮。相比之下,一家30㎡单店的日均单量约在200杯。“市集的茶饮全部由传媒港店供货,第一天卖了100杯,不是因为人少,而是因为来不及做,后两天日均单量都增加到了150杯。”他说。
据介绍,市集共招商20个摊位,其中7家有产品销售,其余均为展示。9月19日至21日,7家的营业额共约10万元,连光影节定制大头贴的机器都拍了近400套。“这次市集对品牌方的号召力和感知度更强,客群也更年轻化。不少商户都表示愿意继续参加明年第三届光影节的互动市集。”相关人士表示,集市将持续至9月28日,平日营业时间为13时-23时,周末为10时-23时。
商场尝到“甜头”
从上周末起,光影节各区分会场也陆续开幕,吸引了不少市民。9月22日晚,静安公园1号门东侧的一幢“神秘建筑”亮起了灯,宛若敦煌莫高窟“空降”闹市。走进店内,各种以莫高窟元素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咖啡杯、蜡烛、冰箱贴、笔记本、盲盒……原创IP“石敦敦”玩偶更是令消费者充满期待。
更令人期待的是,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间,这里还将以墙面为画布举办《丝路光影》投影秀,呈现飞天仙子的曼妙,用光影流转打开一扇“数字敦煌”的时空之门。
据介绍,这是上海国际光影节静安分会场的点位之一《洞见 220》沉浸式敦煌光影文化街区(敦煌奇境嘉年华),希望将千年敦煌文化“搬”进核心商圈,通过光影节的人气集聚效应促进周边商圈的夜间消费增长。
事实上,位于该点位对面的久光百货,已经尝到了“甜头”。“我们与光影节结缘多年,光影节对客流的拉动效果非常明显。上周末,客流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久光百货营业部经理许晓表示,商场还将与光影节进行一系列联动,不仅将在国庆期间推出“福袋”,游客在《洞见 220》拍照打卡再到久光注册会员,还有好礼相送。
明显拉动消费
据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光影节开幕以来对文旅商体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据不完全统计,9月19日光影节开幕当天,徐汇西岸梦中心地区总客流达7.6万人次,夜间客流达4.6万人次。其中,20时29分的瞬间客流达2.66万人次,创造了梦中心开业以来的历史新高。
大量“追光客”纷至沓来,集聚的人气为周边商圈的餐饮和购物带来明显的增长。据透露,光影节开幕三天,徐汇商圈营业额达4555万元,同比增长4.2%。西岸梦中心营业额分别为380万元、580万元、580万元,比9月12日至14日分别增长22%、29%、34%。黄浦分会场开幕两天,淮海中路商圈营业额达1193万元,同比增长10%。新天地商圈营业额达1869万元,同比增长35.3%。
光影节的联动效应也辐射到了郊区,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上周日晚,青浦分会场在崧泽村开幕,当天有三家餐饮商户集体开业,全天营业额共达42万元。同时,青浦分会场也首次打破了地域界限向长三角延伸,邀请318国道沿线的多个城市加入,吸引外地游客观展。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