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岛船台公园首秀 本版摄影 记者 周馨
艺术作品《光语者》
艺术家Tango的作品《猫的频道》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即将于9月30日拉开帷幕,以“量子城市 复兴未来”为核心主题,并持续至12月13日。本届艺术季主展区落位杨浦区复兴岛船台公园片区,同时联动全市16个特色分展区,带领市民在开放的城市空间中触摸未来脉搏,感受创新驱动下的城市跃迁。
激活存量工业遗存
作为黄浦江上唯一的江心岛,复兴岛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岛上留存的大量工业遗存,与环岛绿地、复兴岛公园等生态空间交织共生,形成了“魔都最后的内陆秘境”独有的空间气质,如今正迎来全面焕新。
本届艺术季将成为复兴岛的“集中亮相时刻”:通过空间营造、艺术植入、科技展示与多元展演,在保留工业赛博风格的基础上,以科技、艺术、文化赋能城市更新。船台公园、复兴广场、共青剧场、星空舞台、水岸集市等全新场景将逐一呈现。这座曾经的“工业锈带”,正加速蜕变为融合科技、艺术、生态功能的创新型滨水目的地,向公众揭开神秘而充满未来感的新篇章。
船台公园首次亮相
艺术季期间,室外展区船台公园的首次亮相,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公园内保留的中华船厂巨型塔吊、超大尺度造船船台,以及黄浦江边开阔的高桩码头等工业遗迹,与周边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构建出“工业与自然共生”的独特场域。观众在此既能欣赏当代艺术的先锋表达,也能漫步于工业遗存之间,亲身触摸复兴岛的历史厚度,感受其独有的神秘氛围。
复兴岛的广场、绿地与亲水空间也邀请知名设计工作室及青年建筑师参与创作,呈现一系列建筑更新项目与公共艺术装置:众建筑打造的《众山集》山形脚手架斜顶市集,将吃喝玩乐与艺术构筑物巧妙结合,有望成为新晋打卡地标;知名设计师水雁飞与专业滑板团体WOODPARK跨界合作,将为市民带来多层次的运动与生活体验。这些作品不仅拓宽了公共艺术的表达边界,更将转化为可持续使用的空间设施,在艺术季结束后持续服务市民。
此外,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与设计工作室还将依托复兴岛工业遗存开展在地创作:数字媒体艺术家王之纲结合塔吊打造《重生 Flying Birds》,唤醒城市记忆与未来脉搏;李兴钢院士胜景几何研究中心取景复兴岛夕阳,创作在地艺术装置《浮望阁 High-view Pavilion》;艺术家Tango的《猫的频道》中,持遥控器的猫咪与围观“伙伴”搭配AR互动,让厚重工业空间与想象场景并存,增强观众对话感……这些作品既强化了艺术的在地性,也为观众带来难以复制的沉浸式体验与情感共鸣。
活动三个月不间断
为期三个月的艺术季,将以“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的节奏,为公众奉上一场多元活力的城市盛宴。从开幕到闭幕,复兴岛每天都将上演科技论坛、艺术展演、音乐节、潮流运动、市民互动等活动,实现专业性与大众性的深度联动。更便利的是,轨交12号线复兴岛站直通主展区。
国庆黄金周期间,复兴岛更将化身全龄共享的假日乐园:无人机艺术表演将点亮夜空,WOODPARK滑板公园与街舞赛事释放运动激情,循迹历史Citywalk与自然观察亲子工作坊营造轻松互动氛围,无人机足球大赛则实现科技与运动的巧妙结合。
9月30日至10月7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杨浦分会场举办期间,复兴岛主展区将开放至每日21时;其余时段亦延长至每日20时。
16个分展区联动
本届艺术季打破空间界限,联动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宝山南大智慧城、徐汇滨江科创街区、浦东张江“集艺术空间”、黄浦海关大楼、金山漕泾镇数字游民村等16个分展区,涵盖科创街区、智慧社区、数字场馆、沪派江南乡村风貌等多种类型。各展区将从不同角度展示空间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各展区之间还将通过“量仔探岛”互动活动实现联动。
通过“量子+空间+艺术”的创新形式,主展区复兴岛与全市16个分展区将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开放平台,打造集文化、科技、艺术、娱乐于一体的全新城市体验空间。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复兴岛将完成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发展秀带”的华丽转身。这里是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更是市民共享的艺术岛、欢乐岛。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