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装下热带雨林  打开认知天地 让“AI问客”成为逛展好搭子 头孢用途广  严重过敏常见吗
第5版:科教卫新闻 2025-09-27

头孢用途广 严重过敏常见吗

专家: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就很危险

“我曾多次会诊过正在抢救的病人,没想到这次自己成了被抢救的人。”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发文,分享了自己因吃了一颗头孢菌素导致过敏抢救的惊险经历——“全身血液都往头上涌,头特别涨”,家人发现他“脸都紫了”,赶紧让他去了协和医院急诊科。谭医生告诉大家,严重药物过敏是非常危险的。那么,头孢严重过敏常见吗?一旦发生要如何处置?记者咨询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两位权威专家。

头孢要有明确指征才能用

今年4月,一位28岁的女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前往社区诊所就诊,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她自行拔除针头并呼叫医护人员,但症状持续加重,最终因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这件事也引发了针对头孢类抗生素如何规范使用的争议。

客观来说,头孢菌素是相对安全的药品,应用广泛,发生特别严重过敏的情况少见,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对头孢菌素的安全性放松警惕。因此,不推荐患者在家随意用药,尤其是处方药物。

“很多家庭备有头孢,老百姓知道头孢,但头孢分好几代,后面的名字大多数人都叫不出来,也不知道它们的抗菌活性、结构及作用特点有何区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科主任陈明泉教授告诉记者,头孢不是退烧药,不是感冒发烧就马上要用的,一定要有明确指征才能用。比方说,有人明明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就没用;有人咳嗽咳痰,查下来是细菌感染,这时候就要用。各类头孢药物应对的感染状态不同,用药不是“越新越好”,更不是“越贵越好”。

陈明泉教授说,严重过敏反应通常为多个系统同时受累的临床综合征,比如,在皮肤黏膜系统,通常有荨麻疹、瘙痒、眼睑肿胀等表现;在呼吸系统,常见呼吸困难、胸闷、喉头水肿致声音嘶哑及喘鸣、支气管痉挛致哮喘样喘息等;在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等都是常见的症状。

对疑似过敏性休克患者,应迅速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肾上腺素是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急救药物。当然,这比较考验医生的经验和判断能力,一定要有专业的识别才能快速应对。有些患者也会发生休克,但并非过敏引起;有些严重过敏反应,但并未导致休克,应持续监测血压等指标以及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及时对症治疗。

青霉素类过敏发生率最高

华山医院过敏与免疫(变态反应)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食物药物和严重过敏反应(筹)组长骆肖群教授表示,日常生活中,食物过敏更容易被公众所熟知,但实际上药物过敏同样不容忽视。

β-内酰胺类药物是过敏的“重灾区”,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其过敏发生率最高;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头孢曲松)也较常见,需注意与青霉素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部分也可能对头孢过敏)。通常,临床上应根据国际公认的严重过敏反应的程度分级,合理制定抢救措施。

经常有患者问:“医生,我以前对这个药不过敏,怎么现在就过敏了呢?”骆肖群表示,过敏跟很多因素有关,与免疫环境密切相关,如怀孕、生病、服药、压力大、精神紧张、过于劳累、睡眠不好、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还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对药品里的杂质、辅料过敏,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也会导致患者过敏的情况出现。

本报记者 左妍

如何远离药物过敏

● 就医时将自己及家族的过敏史详细告知医生,尤其是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 不要随意在家服用抗生素,自我服用可能因误用类似结构药物增加过敏风险,同时可能增加耐药风险。

● 注意联合用药的风险,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头孢加酒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导致醉意加重、不适加剧,甚至危及生命。而且,饮用的酒精含量越高,反应越重。

● 若曾发现对某药物过敏,应将药名记录下来,以免再次误用。

●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概率。

● 对于轻微的过敏反应,如轻微药物热、皮肤瘙痒、单纯的荨麻疹等,一般及时停药,密切观察,但如有加重,需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大面积皮疹等严重症状时,立即拨打120或去急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