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2日 星期四
慧眼见真(篆刻) 粉色(布面丙烯) 紫薇 美妙难与君说 隔壁公司 抓住每一个缤纷的瞬间 野猫觊觎玉鸟 程砚秋的气节 秋天读不完 荷塘小馔
第13版:夜光杯 2025-09-29

荷塘小馔

戴蓉

水八仙包含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姑、荸荠、莼菜、菱角,是江南水生蔬菜合集。我在闽南时只见过菱和藕。小时候吃的是乌菱。带壳的老乌菱洗净煮熟,黑亮的壳咬开后露出灰白色的菱肉。老乌菱尖而硬的两头形如牛角,必须从菱角正中隆起处下嘴,把它咬成两截后,在尖角处着力,将菱肉挤到口中。若是用力过猛咬碎了,粉末簌簌落下,吃相便有点狼狈。老乌菱的肉粉糯微甜,味道有点像栗子,是彼时儿童天然的零食。

到了上海后认识了可生食的水红菱,颜色娇美,味道比乌菱甜。菜场里偶尔还能见到一种绿白色的四角菱,前后两角舒展,左右两角收拢,摊主说它叫“馄饨菱”,细看果然像馄饨的模样。馄饨菱去壳并不难,在两侧各斜切一刀,从中间掰开,白生生的菱肉破壳而出,素炒、炒肉,煮汤都清甜。菱的味道好在一股清气。提到菱,我总想起《红楼梦》里的香菱,这名字是宝钗替她取的,夏金桂说“菱花香不过桂花”,她自辩“清香非花香可比”,一语道出菱花与菱的特质。菱原产于南方,没见过菱的北方人第一次吃,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明朝的江盈科写过一篇短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自护所短的结果是引人发噱。小时候吃的藕都是脆藕,刮去外皮生吃,记忆中将它更多地归于水果类。现在吃得细致了,水生植物一般不会直接入口。夏日里蔬菜其实属于“夏淡”期,脆藕却正当时令。两节脆藕去皮竖切成丝,沸水中略焯,葱花爆香后入锅,加盐和一枚剪碎的干辣椒快炒,最后洒上白醋,酸辣爽脆十分下饭。粉藕适合初秋吃。风有点凉意了,网购几段洪泽湖的粉藕,切块与排骨置于瓦罐中小火慢炖。一罐闪着红亮光泽的汤里,软糯的藕块往往比排骨先被捞完。一时吃不掉的粉藕,外面的污泥保留着,用保鲜膜裹好置于冷藏室,可以保存一周左右。

菱与藕搭配恰是妙品。水中滴些白醋,脆藕去皮切薄片浸入其中,沥水后热锅翻炒,加点凉水,再放入嫩菱和去筋的荷兰豆同炒,即成青绿可人的“荷塘小炒”。我在苏州山塘街吃过一道素雅的荷塘小炒,是用嫩藕、鸡头米和菱角炒制的。鸡头米也是水八仙之一。新鲜的鸡头米最简单的吃法就是水煮,出锅前撒一点糖桂花。苏州鸡头米,以葑门南塘为佳。一碟素白的苏州荷塘小炒,有种不动声色的吴地风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