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中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了北京(当时称北平)。在当年京剧演出中,有一种类型叫“义务戏”。与普通的营利性公演不同,该戏演出的所得款项或捐献给政府。
日军占领北京后,就鼓动北平梨园公益会举行“义务戏”演出,并明确说将所得款项捐献给日本,用以制造飞机。当时,有大半的京剧演员在胁迫下出演,但程砚秋断然拒绝。他气愤地说:“为日本人演义务戏,给日本人买空袭中国人的飞机,哪有这么荒唐的事!”程砚秋这样的名角拒绝出演,日本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北平梨园公益会专门派人对他进行劝说,请求他为了北京的京剧界,能委屈出演。对此,程砚秋义正词严地说:“我所做事情的全部责任都由我一个人承担,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为日本人献飞机而演义务戏,我程砚秋即使被枪毙也不能演。请告诉日本人,不要打扰梨园同行,如果我有罪,就直接来找我。”结果程砚秋没有参加演出,并因此被当局列入黑名单。
日本人不可能就此罢休。果然,特务很快打来了电话:“我们的友好国家日本说想使用你《春闺梦》的剧本,我马上派人过去,请准备好给我。”《春闺梦》是程砚秋自编自演的剧目,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不久,特务机关人员来到程砚秋家,强令他交出剧本。出面接待的程砚秋的妻子断然拒绝。她厉声说:“剧本不在家里,即使在家里,也不能交给不认识的人。”特务被她的气势所压倒,于是就悻悻然地转身往外走。临走时还撂下一句话:“今后在你们身上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好小心点!”
程砚秋决定实行“闭心闭目闭口”的“三闭主义”。后来,他带着家人搬到北京郊县一个叫青龙桥的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以放弃演艺事业的方式,断绝与日伪合作的一切可能,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重返舞台。程砚秋用实际行动维护了民族尊严,与梅兰芳一样,成为当时文艺界坚守气节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