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田间练本领 实操学真技 为抗衰老干预提供新靶点 十月的蚊子咬人更“凶” 大咖云集  重磅成果集中发布 选对听觉药物  真的能治“不开心”
第5版:科教卫新闻 2025-10-10

十月的蚊子咬人更“凶”

上海健康播报提醒防蚊灭蚊多管齐下

近期,有市民在社交平台上讨论,上海蚊子开始多起来了,七八月份倒没怎么被蚊子咬,但9月底在外面站一会儿就被咬了七八个包;也有市民直言,明明都10月了,蚊子却没变少,反而叮人更“凶”了,这是为什么?该如何应对?

昨天,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的“上海健康播报”第九期发布会上,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发布秋日防蚊提示:重视秋季防蚊灭蚊,积极维护身边环境卫生。

据介绍,10月,上海气温整体有所下降,温度适宜、雨水较多,对蚊子来说特别舒服,让它们代谢变快、活动更勤。有些蚊子会在秋天多吸血,把营养变成脂肪存起来,用于支撑生殖营养周期,完成产卵、繁殖后代;同时,还有些蚊种开始为越冬储备能量,吸血较多的蚊子更容易存活到第二年春天,这也是秋蚊叮咬更厉害的原因。

因此,秋季控制成蚊,更重要的是显著降低蚊虫(卵)越冬的基数,降低越冬蚊虫的密度,这是实现来年蚊虫早防早控、事半功倍的关键,能有效降低来年夏秋季蚊媒密度与疾病传播风险。

科学防蚊灭蚊要多管齐下,做到“防灭结合”。社区、单位、公共场所要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各种可能滋生蚊虫的水体依据滋生地性质分别采取翻、清、通、填的分类管理与处置原则;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如地表雨水井、地下室集水井等水体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杀灭室内外的成蚊,以居民区、公共绿地、市民集中活动场所作为重点区域,开展空间喷雾灭成蚊。同时各类地下室(车库)、车棚、楼道、地下通道等场所温暖潮湿,也是蚊虫越冬的适宜栖息地,应作为秋季灭蚊的重点场所,开展滞留性喷洒灭成蚊。

市民朋友也要保护好自己,防止秋蚊的“骚扰”,室内外清除各类积水容器等蚊虫滋生地,做好家庭的防蚊灭蚊工作,外出尽量着浅色长衣长裤,使用有效驱蚊产品。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