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蓓蕾(中)、沈功玲(右)以及一位老师的合影
今天,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之际,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迎来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曾经担任该校大队辅导员的沈功玲,她的家属将其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照片捐赠给了学校,为少先队事业和校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我十几岁的时候,每次到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看望姐姐,都能看见她伏案工作的身影,直到深夜。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沈功玲的家属代表、海派著名画家汪家芳深情地回忆起与沈功玲共度的时光,“即便在她身患重病时,在病床上,承受病痛带来的不便,姐姐依然心系少先队事业,费力地写下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和希望。去年2月底,她因病情恶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了少先队的历史长河中。”
首创少先队“自动化”,推广红领巾理事会、雏鹰争章活动……这些在少先队事业中颇具分量的品牌工作,都与生前担任上海市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的沈功玲有关。她1963年从上海市第一师范毕业之后,便踏入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将满腔热情投入到了少先队事业中。
此次捐赠的照片中,不乏珍贵的史料。有沈功玲参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全国少代会等会议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珍贵长卷照片;还有她参加全国各种会议时,与参会嘉宾的合影。其中一张照片尤为引人注目——那是沈功玲与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毛蓓蕾老师以及一位不知名老师的合影。汪家芳希望通过新民晚报,能够找到这张照片中的老师,共同见证这份珍贵的记忆。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负责人表示,这批照片不仅是少先队事业的宝贵史料,更是该校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与沈功玲的家属一起,精心整理这批照片,让它们成为展现沈功玲对少先队事业卓越贡献的生动见证。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一份永恒的少先队情怀。沈功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少先队工作者和孩子们,为少先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