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浦江夜游  世界中国学新朋老友再相聚 上海这个公厕为何让海外嘉宾点赞 来自世界各国的他们渴望更好理解中国
第4版:要闻 2025-10-14

上海这个公厕为何让海外嘉宾点赞

李一能

你能相信吗?世界中国学大会嘉宾来沪参访,集体点赞的第一个对象,竟然是一个厕所。

昨天,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各国的中国学专家学者们开始了会前参访。其中一条线路的首站,是徐汇滨江的党群服务中心,它拥有一个沪上“最美厕所”,被网友们称为“上海厕界天花板”。

这个公厕好在哪里?干净无异味、设施齐备是基本条件,对各类需求极致的关切才是重点。徐汇滨江往来最多的是散步、遛娃、锻炼的人群,为此公厕专门为宝爸宝妈设置了母婴室与第三卫生间;为跑者准备了可以24小时免费使用的淋浴间;还配备一个户外工作者休息室,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可以免费使用微波炉、冰箱,并且专门为他们准备了特价面条,一份只卖6元。

这场参观,让嘉宾们大为感慨。一位外国学者说,她在公厕设计的细节上感受到了用心,以及对所有社会群体一视同仁的尊重呵护。她还注意到,不仅是公共厕所,整个党群服务中心处处贯穿这一理念,把城市最好的黄金地段用作提升公共服务,这是城市软实力以及执政能力的高度展现。

一些研究国际政治的嘉宾,在参观中产生了共鸣与思考。在他们看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实现的方法路径可能不同,但最终目标一定是殊途同归。如何让广大民众过上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生活,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一种尝试未必可以直接照搬复制,但都有参考借鉴的价值,学会理解与尊重不同的道路,而非党同伐异,是人类克服当今诸多挑战的唯一方式。

一些熟读中国历史的海外汉学家,更关注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案例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脉络与传承。在党群服务中心关心市民体验的举措中,他们看到了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与当今“人民城市”理念不谋而合;在为弱势群体不遗余力提供便利上,他们看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现代诠释;当看到市民们在享受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同时,不忘维持公共空间整洁的秩序,并担任志愿者,又联想到管仲在两千年前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既有学术层面的宏大叙事,也有实地体验后的微观感悟,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让刻板印象消弭于无形,最终助力人们读懂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中国——这正是举办世界中国学大会的重要意义。今天,大会正式进入论坛环节,期待嘉宾们能将参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的真知灼见,在思想碰撞中激荡新的认知火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来自世界的独特注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