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不拔牙,不开刀,助力老人啃排骨、吃花生!(专版) 中国房颤研究荣登国际顶刊封面(专版)
第16版:新民健康/医技/专版 2025-10-23

不拔牙,不开刀,助力老人啃排骨、吃花生!(专版)

不再吃“软饭”!上海口腔专家面对面免费口腔问题咨询:松牙、残根、缺牙均可报名

“你看我这口牙,上排好几颗都松松垮垮的,大牙缺了4颗,还有两颗烂得没法用,现在吃饭全靠前面几颗牙‘应付’嚼两下就咽,硬一点的东西根本碰不得。”家住静安区的王爷叔今年72岁,提起牙齿就忍不住叹气,“就因为这,我肠胃病老犯,现在做饭都得煮得烂烂的,以前爱吃的坚果、红烧肉,想都不敢想了。更糟的是,这两年牙齿越来越敏感,喝口凉水、吃口甜的,牙就疼得钻心。”

王爷叔还有高血压,虽说天天吃药,血压能稳住130/80,但他天生怕疼。“之前也去医院看过,想着能好好吃饭就行,就算怕拔牙,咬咬牙也同意了。”可没想到,拔牙时刚见着血,王伯伯就浑身冒冷汗,还忍不住吐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看牙了。人老了,牙松牙掉不是正常事儿吗?不能吃硬的,就吃点稀的软的,凑活过吧。”

“其实类似王爷叔这种情况,不一定必须要拔牙!”资深中老年口腔修复专家郎春娜医生说,“现在很多人觉得老人牙不好,就该拔了再镶、再种,这早就是老办法了。只要符合条件,松牙、残根用现代技术都能保住修复,用着和好牙一样。牙齿是咱自己的‘原生器官’,用到老完全能实现!”

“老掉牙”不是天经地义

拖着不治更麻烦

王爷叔觉得“老了就该掉牙”,其实这是个大误区。郎春娜医生解释:“牙齿会松、会掉,根本原因是嘴里的牙周细菌在‘搞破坏’。它们不断繁殖,侵蚀牙龈,还会损坏牙根。你可以把牙齿想成一棵大树,要是树根周围的‘土壤’(也就是牙龈和牙槽骨)出了问题,树根肯定受影响,树就会晃动、会坏死。”

更要注意的是,这些牙周细菌光靠每天刷牙、漱口根本清不干净,它们还会继续繁殖,让牙龈红肿、出血,甚至发黑,时间长了牙槽骨会慢慢“流失”,牙齿自然就松了、掉了。所以说,老人掉牙不是正常现象,是细菌在“作祟”!

“不管是镶牙还是种牙,都比不上自己的真牙好用。”中老年口腔疑难杂症专家周宇亮医生强调:“真牙能‘尝味道、护牙根’。真牙牙根外面有一层牙周膜,就像‘缓冲垫’,吃东西时能帮着分散力气,避免咬得太狠伤了牙根和牙骨;而且这层膜还能‘感知’食物是软是硬、是酥是脆,只有真牙能尝出那种‘嚼劲儿’,吃嘛嘛香的感觉,假牙可给不了。”

无挂钩覆盖义齿:

不拔不种,修复松牙缺牙

“以前老人缺牙,大多用传统假牙,得靠钢丝勾在好牙上固定,对剩下的好牙要求高,而且咬东西时,力气全压在好牙上,时间长了好牙也容易松。”周宇亮医生说。

无挂钩覆盖义齿,这种方式不用挂钩,修复松牙缺牙简单说就是“变拔为保”:用内冠把松牙(也就是基牙)包起来保护好,外面再用外冠盖住多颗牙齿,这样咬东西时力气能分散开,不会集中在某一颗牙上。

内冠和外冠就像纽扣一样,扣在一起,松牙能保住,缺牙也能补上。不用手术、不用拔牙,特别适合口腔问题多、情况复杂的中老年人。所以,要是家里老人有松牙、缺牙,千万别拖着,早点去专业的中老年口腔机构检查修复。去得越早,牙齿保住的希望越大,也能早点吃上想吃的,享上口福!

符合条件的松牙、残根可以保留再利用

专家现场判断,免费一对一咨询定制方案

现在新民健康联合上海的资深中老年口腔专家,开启“松牙保卫战”咨询活动,想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解决口腔烦恼,不管是松牙、残根,还是缺牙,都能来免费参加。

活动时间:10月24日—10月31日(全天)

专家现场讲“新理念”:保留真牙,吃饭才更有滋味

有口腔问题直接问,专家给你一对一答疑,不用排队等报名成功,有机会拿到中老年专用口腔护理套装

(中老年专用护龈牙膏)

注意啦!每天只有50个名额,想让自己或家里老人保住松牙、好好吃饭的,赶紧报名,别错过机会!

新民健康咨询热线

021-52921706

或编辑短信“姓名+联系方式”

发送至19901633803参与报名

■特邀中老年口腔修复专家

郎春娜

资深中老年口腔修复专家

擅长:保残根,保松牙,致力于控制和预防中老年牙周疾病;通过利用精密附着体修复、套筒冠义齿修复、磁性附着体义齿等多种修复方案结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一线执业20余年,熟悉中老年口腔,并能做到精准预测、系统定制整体修复方案。

周宇亮

中老年口腔疑难杂症专家

擅长:上颌窦内外提升术,无牙颌种植等疑难杂症,覆盖义齿,无挂钩套筒冠,德国精密附着体等复杂疑难类型的覆盖义齿,松牙固定,残根保留等保牙技术。曾在上海市徐汇区牙防所工作十余年,在口腔疑难杂症等方面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独特的临床经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