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果
五六年前,在武汉汉正街吃了一顿难忘的宵夜。
当晚,几位武汉朋友陪我逛汉正街。路过一餐馆,红色灯光勾勒出四个字:潜江龙虾。好亲切,我顺手拍了一张,发朋友圈。随意之举,遭遇了一场令我难忘的惊喜。
在这之前约一个多月,我随潜江市驻沪办李主任来过潜江。当时潜江龙虾爆红,据称有十五种吃法,还有一所专门培养龙虾养殖、烹饪、营销人才的专科学校。颇有潜龙在江、飞龙在天之势:它出口欧洲,与啤酒结伴,已成为看世界杯的必配美食。
手机响,李主任来电开始了惊喜之旅:“喂,俞兄,你在汉正街啊?”“是,昨天到的,和几位朋友正兜风呢。”“真巧了,我也在上海请朋友吃今天快递送到的潜江龙虾,你拍的这家潜江龙虾店是我朋友开的,我联系一下,你们过去吃个宵夜。”不容我推辞,他就挂机了。
武汉朋友听罢,说湖北人就是这样的热心热肺热心肠。我诧异道,不同城市还能这般遥控请客?武汉友人又言,这也算是一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古风变奏吧,今晚龙虾双城同桌啰。
一行五人自动折返餐馆。快近店家时,一花衬衫男子迎面走来,握住我的手,“你是俞兄吧!”“你认识我?咱们见过?”“没有,李兄发了你的照片给我,你还在马路对面我就认出来了。”老板说他有认人过目不忘的本事。话语不停,关系越近。几句话下来仿若老友邂逅。
进到店内,大小桌子十余张,我们大堂靠窗一桌。老板招呼道,“各位随意,这小龙虾大众饮食,吃个热闹开心。”说话间,十三香龙虾、蒜蓉龙虾、原味龙虾粉墨登场。这时,李主任的电话又来了:“兄弟,记得上月潜江那晚KTV唱歌吗,其中《潜江龙虾》的原唱歌手许慧玲正好在汉正街附近,听说你来了,一定要过来看你,待会就到。”好的,我知道小许,那天她还陪我唱了首《成都》。
放下电话,我有点吓丝丝,用上海闲话讲,这场面“甩水”(指阵仗,也叫“划势”)太大,我怕难以招架。一会,一袭白衫的小许到了。老板接她入座。一番寒暄,兴奋的老板高声宣布:“各位朋友,今晚潜江歌手许慧玲光临本店,万分荣幸,请她先为我们演唱一首《潜江龙虾》。”奇妙的店名歌名统一,乐得众食客一手龙虾一手啤酒欢呼雀跃。不知情者还相互猜疑,这个小店竟然有店歌?
小许下场后,额头汗涔涔。她们时常会去长三角参加当地潜江商会的商务演出。小许笑言,“我们水平不高,却都能歌善舞,主要负责拉氛围。”老板借势一搭:“以后有机会也帮我这拉拉氛围嘛。”小许顺水一接,“需要就喊一声呗。”见此,我满心喜悦,有一种“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之情。
武汉是一片不南不北、非东非西的神奇之地,历史上南船北马在此交汇着南蛮北侉的纷嚣,滋养了这“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胸襟与格局。我对武汉朋友说,“湖北人是绝顶聪明的。”朋友回答,“还非常大气,他们善于谋篇布局,如围棋之道,不屑劫争,喜势争,凡事大处着眼,不拘小节。你这朋友李主任就是典型。”
好家伙,今晚一张随手拍的“潜江龙虾”店招,燃爆一桌欢声笑语,又引吭一曲《潜江龙虾》。真正的友情,并非都是最好的安排,而是一切都在不经意间的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