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听见纯正古韵的《里纳尔多》 “宫怨”主题下的人性弧光 让历史文脉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5-10-26

听见纯正古韵的《里纳尔多》

◆ 任海杰

2023年11月,著名古乐指挥家哈里·毕克特率领英国合奏团,在上海音乐厅上演的亨德尔歌剧《罗德琳达》引起轰动。时隔两年,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毕克特再次率领英国合奏团来到上海音乐厅,演出亨德尔的成名作《里纳尔多》,精彩的表现依然惊艳全场。

亨德尔早年在汉堡歌剧院担任小提琴手和羽管键琴手,喜欢上意大利歌剧后特意前往佛罗伦萨学习,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父子。机缘巧合,亨德尔去英国旅游,发现英国人非常热衷于意大利歌剧,但英国能写意大利风格歌剧的人很少。于是他顺势而为,只用两周就写出了《里纳尔多》,1711年2月在伦敦上演后一炮打响,伦敦也成为他歌剧事业的发轫福地。亨德尔专心为英国人写歌剧,前后40年间共创作了约40部歌剧,成为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正歌剧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三幕歌剧《里纳尔多》取材于十字军东征,亨德尔与脚本作者贾科莫·罗西将其通俗化,虚化了历史背景,故事围绕几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展开,演化成一场声乐盛宴。300多年前的巴洛克时代,歌剧是民众重要的通俗娱乐方式之一。在当时舞台布景比较简单、尚无现代灯光照明等情况下,歌剧演出主要靠歌手的演唱来吸引观众,因此剧中会有不少返始咏叹调,让歌手充分发挥演唱技巧、华丽声腔,甚至飙高音炫技,阉人歌手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现在一般用假声男高音替代)。毕克特专注巴洛克歌剧多年,近期更有一项宏大计划——录制亨德尔全部作品,因此他与英国合奏团对亨德尔的诠释尤其精深,挑选的演员,尤其是主要演员,都是演唱亨德尔作品的佼佼者。

此番饰演《里纳尔多》男主角的假声男高音阿列·努斯鲍姆·科恩,不仅有漂亮的头腔共鸣,更有浓厚的胸腔共鸣——这对假声男高音来说尤为难得。当他的恋人阿尔米莱娜被敌方掳去,他演唱《我的爱人,你在哪里?》时表达的痛苦思念深情委婉。饰演阿尔米莱娜的抒情女高音玛丽·贝文,在与恋人里纳尔多分开后,演唱了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让我痛哭吧》,将柔弱无奈表达得如泣如诉,一唱三叹。此曲如今常出现在音乐会上,成为亨德尔咏叹调名曲之一。饰演女巫阿尔米达的瑞秋·威尔逊,声音犀利充沛,极具爆发力,她出场时演唱的《可怕的复仇女神》气势逼人,接着演唱的《充满渴望》又展现出制服对手的胸有成竹、踌躇满志。在示爱里纳尔多遭拒后,她的一首《啊!残忍》又表现出女性多情细腻的一面。在《里纳尔多》中,阿尔米达的人物形象最为立体、复杂,戏剧性最强,是剧情中起承转合的关键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亨德尔歌剧中多有女巫形象,阿尔米达便是肇始者。

英国合奏团的古韵悠长,层次分明,极佳地衬托了人声的演唱,并不时有精彩的独奏,如阿尔米莱娜演唱《鸟鸣之歌》时,短笛乐手美妙的呼应;更突出的是,第二幕终场前在阿尔米达的咏叹调中羽管键琴即兴的独奏段落,展现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独特趣味。

《里纳尔多》华丽落幕,意犹未尽。期待毕克特与他的英国合奏团能再来上海演出亨德尔——正如那句老话:一而再,再而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