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听见纯正古韵的《里纳尔多》 “宫怨”主题下的人性弧光 让历史文脉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5-10-26

“宫怨”主题下的人性弧光

扫一扫 请关注“新民艺评”

◆ 杜竹敏

广州粤剧院大型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日前亮相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双绣缘》讲述的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是两位困于深宫之中的绣女。说它熟悉,因为“宫怨”是曾被古今许多文人骚客和小说家反复题咏、诉说的古老主题。无论是元稹笔下“闲坐说玄宗”的白头宫女,还是张祜诗中“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教坊女子,抑或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上阳宫人、在征袍内绣下“结取来生缘”的开元宫人……读者、观众曾无数次邂逅这样的主题、这样的女子。说它陌生,是因为在这些叙述中,深宫寂寞的女性往往是一组面目模糊的群像,一种大而化之的情绪——静默、无声。

而粤剧《双绣缘》堪称对传统“宫怨”主题的全新抒写。故事中,“寂寞宫人”这一符号化的女性群体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和鲜明的个性,穿越时空发出属于“个体”的对幸福和自由的呐喊。《双绣缘》的故事糅合了“广绣始祖”卢眉娘的传说和《袍中诗》里开元宫人的故事,并将两者置于唐元和年间淮西之乱的真实历史背景之下。在历史的“虚”与“实”间飞针走线,将原本黯淡压抑的“宫怨”主题绣成一道绚烂夺目的人性弧光。

开场时,绣女卢眉娘颔首静坐绣架前,移动平台上迤逦而出的宫装女子形态各异、俏丽生动,天然一幅《捣练图》,令人遥想起李白诗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场景。这一刻,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当活泼的粤剧传统音乐响起,蹦跳雀跃的秀女们又仿佛《唐宫夜宴》场景再现。舞美设计用了大量的留白,辅以大色块、具有强烈对比的光影变幻,洗练而高雅,宛如一幅幅徐徐舒展的画轴。

《双绣缘》的剧情编织相当精巧。全剧讲述了两段风格各异的爱情故事——卢眉娘与唐宪宗的情感矜持克制,带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怅然。而卓英英与杜源的姻缘浪漫传奇,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两条爱情线相互交织、彼此互文、互为因果,颇多巧思。例如,卢眉娘受卓英英之请在征衣上绣下“结取来世缘”,引发唐宪宗李纯的误解,差点棒打鸳鸯,这一误会引出无数波折,乃至诙谐情节,却安排熨帖,丝毫没有牵强之感。而卢眉娘交代从广府一路进京所历山川,既解释了她为何能绣成《淮西地图》,也展示了卢眉娘不一般女子的眼界胸襟。

《双绣缘》对情感的书写也甚是精美,甚至称得上惊艳。作为一出“双女主”的戏,《双绣缘》一改《宫词》《行宫》传递出的幽怨哀婉情绪,塑造了以卢眉娘、卓英英为代表的自尊、独立的女性形象。这对性格迥异的姐妹花在追求自由、爱情过程中体现出的自尊、自信,既有盛唐余晖下岭南女性特有的天然奔放,更隐隐有一份当代女性对自我价值的审视与认识。毫无疑问,这种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姐妹间的温暖护持,更足以引起当下女性观众的共鸣。《双绣缘》是古典雅致的,每一帧定格画面都如古画般值得反复品味。但更值得称道的是,它于古雅中传递出的清新、现代的美好情感和追求。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