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创新发展才是关键的路径 汇聚全球经验 共建智慧城市 让更多青年人爱上元宇宙社区
第3版:焦点 2025-10-26

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创新发展才是关键的路径

裘颖琼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及公共服务需求激增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治理模式难以应对复杂多元的城市问题,亟需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重构,提升城市韧性、服务效能与可持续性。如何构建更加智能、包容和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成为全球城市管理者的共同课题。

10月26日至10月27日,由联合国人居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办。这场备受瞩目的盛会,今年以“创新发展,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作为主题。

就全球范围来说,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指的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城市。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国际准则》强调,技术应服务于改善人民生活,倡导以公平、包容和参与为导向,通过健全的法规和治理机制确保科技进步真正惠及所有人。这一标准与中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高度契合。

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是关键路径。创新发展贯穿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全生命周期。正如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阿娜克劳迪娅·罗斯巴赫所言,中国在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十五分钟生活圈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已有诸多创新实践,正通过联合国等平台推广至多个“全球南方”国家,而这种合作关系本身亦是一种创新,有益于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与《新城市议程》。

智慧城市建设,不只是一个概念或口号,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其本质是融合数字技术工具理性和人民中心价值理性的共同体,更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系统工程。而且,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止步于技术堆叠与基础设施现代化,更关键的是在保障公共利益、公平参与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真正“宜居、韧性、可持续”的未来城市形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