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渊
艺术节的魅力从不局限于舞台上的演出。近年来,随着台上台下的互动愈发密切,越来越多名家名团把演出之余的艺术普及和美育课堂作为艺术交流的重要渠道。
此前,柏林爱乐驻演申城时,演奏家纷纷组团走入乐团、高校甚至小学,他们带去世界顶尖的表演和前沿的音乐理念,同时也通过和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爱乐者交流,感受这座城市的爱乐之心。
名家名团登台献艺,不仅带来殿堂级的听觉盛宴,更以艺术教育的溢出效应,让高雅艺术走出剧场、走进校园,让更多学生与市民触摸艺术的温度。北德爱乐四位音乐家细心、细致的指导,让小小演奏家的眼神有了自信的转变。他们亲自“搭脉开方”,让学生的演奏水平迅速提高,引得学生纷纷感叹自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
突破台上台下的界限,深入高校,拉近高雅艺术和普通学子的距离,让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教育养分……对于上海这座艺术之城而言,举办于金秋的艺术节,远不只是一场盛宴,而且提供了让普通市民观众对话世界、触摸艺术的机会。
大大小小的公开课、大师班、开放排练,演出前的导赏、探班、舞台探索,这些艺术福利是在演出短短几小时之外的延伸,这种“溢出效应”早已超越了演出季的价值所在。正是这些“不止于演”的活动培育着市场土壤,滋养着未来的演奏家、艺术爱好者、传播者,为艺术发展注入长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