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打造“文明朋友圈”品牌 新滨江  “一江一河”岸线贯通超百公里 老菜场  既要当“网红”更要做“心头好”
第6版:上海新闻 2025-10-30

新滨江 “一江一河”岸线贯通超百公里

夜幕降临,漫步苏州河是不少市民的休闲选择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昨天下午,记者从2025年度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一江一河”活动获悉,“一江一河”岸线贯通里程已超过100公里。

近年来,市、区联手推动滨水公共空间促贯通、提品质、强功能,“一江一河”滨水区逐步成为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最佳实践区和示范样板区。

■ 还江还河于民,“生态之城”示范区初步成形

滨水区漫步、跑步、骑行等休闲道达到200多公里。儿童友好、宠物友好、无障碍区域范围持续扩大,形成了连续、共享、功能复合的蓝绿生态走廊、现代生活水岸。“一江一河”成为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乐世界级滨水区。

■ 汇聚核心产业,“创新之城”发展区初现蓝图

围绕“五个中心”核心功能承载,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不断汇聚。外滩-陆家嘴-北外滩“浦江金三角”成为享誉海外的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徐汇滨江推进西岸传媒港等七个百万级产业组团建设,构建起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现代金融互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一江一河”滨水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集聚带、领军企业总部集聚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

■ 实现开放共享,“人文之城”实践区初具规模

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等重大赛事常态落户滨江,“一江一河”品牌赛事体系持续完善。上海旅游节、国际光影节等特色文旅活动频繁上演。水岸联动、城市漫步等各类旅游产品日趋丰富。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仅杨浦、虹口、黄浦、浦东、徐汇五区滨江累计接待游客超1200万人次。“一江一河”滨水区已经成为市民游客休憩放松、旅游打卡首选目的地。

■ 布局高端前沿,“未来之城”探索区初露端倪

杨浦滨江复兴岛全力打造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面向未来产业的闵行滨江“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发展迅速,徐汇滨江“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高地之一。“一江一河”滨水区依托独有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已经成为引领行业方向、代表时尚潮流、体验未来生活的首发首秀首展首选地。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新闻链接

“一江一河”四个发展阶段

>>2002年至2010年的基础建设期 黄浦江两岸地区加快推动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至2017年的升级发展期 滨水公共空间建设驶入快车道,2017年底,实现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基本贯通开放。

>>2018年至2020年底的全面发展期 2020年底,苏州河实现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基本贯通开放。“一江一河”实现了“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

>>2021年至今的品质提升期 形成完整连续、舒适宜人、绿色生态的公共空间体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