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进程中,闵行区以“学思想 见行动”主题活动为引领,推动各级文明单位积极融入城区发展大局,将文明创建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助力治理、促进和谐的生动实践,奏响了一曲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区发展“协奏曲”。
共建共享聚合力,闵行区积极打造“文明朋友圈”品牌建设,推动政府、企业、社区协同发力。今年,闵行区动员区内30余家文明单位推出“共赴文明之约·共享幸福闵行”系列主题活动,涵盖文明互动、便民服务、非遗体验、音乐沙龙等内容,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中建科工上海分公司发起的“追光小屋”项目,从企业志愿行动发展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为244户困境未成年人改善居住学习环境,彰显企业责任与城市温度的深度融合。上海市闵行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立足区属国企使命,将红色文化与双拥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军地共建、精准服务退役军人等方式,打造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形成“企业关爱、军人反哺”的良性互动。
除立足主责主业,各单位还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文明创建的着力点。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通过组建“信仰星空”青年宣讲团,用“中国航天精神”激励青少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志愿者联盟,开展科技暑托班和创新工坊等,将“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教育内容,为青少年埋下崇尚科学、勇敢探索的种子。此外,在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虹街道、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上海农商银行闵行支行等文明单位的志愿者,再次穿梭于虹桥交通枢纽,为往来旅客提供咨询引导与应急服务,传递着城市温度。面对节假日大客流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全区文明单位积极响应号召,连续多年组织志愿者奔赴虹桥枢纽,累计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服务旅客超10万人次,他们用热情与坚守,擦亮了城市文明的窗口。
未来,闵行区将持续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创建内涵,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建设更有温度、更具魅力的全国文明城区注入不竭动力。 本报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