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德方请求,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王毅表示,中德关系发展的重要经验是相互尊重、行动指南是合作共赢、正确定位是伙伴关系。王毅强调,中德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双方应坚持沟通对话、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巩固互信,但不应搞“麦克风外交”,不能搞违背事实的无端指责。
瓦德富尔原定于10月26日访华,却在临出发前取消行程。他解释说:“那只是推迟,不是取消。”瓦德富尔表示,德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德国政府与中方保持着长期的良好关系,我们始终准备好(与中方)对话。我们致力于确保与中国在所有领域,包括稀土和芯片领域,实现公平贸易。”
在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伍慧萍看来,在当前中欧围绕稀土管制等经贸问题存在交流需求的背景下,德方期待通过更多高层对话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中德外长通话是为瓦德富尔后续访华做准备,也凸显出德方重视与中方的关系。”伍慧萍说,作为德国新政府上任后的首轮重要外交互动,瓦德富尔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被外界解读为为更高级别的德国领导人访华铺路,因此尽管暂时推迟,德方仍有意推动高层互访,以深化双边沟通。
突然宣布推迟访华行程,瓦德富尔的举动在德国国内引发巨大争议。德国执政联盟中的社会民主党议员批评此举发出“不良信号”,不利于改善当前的德中关系。德国社民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表示:“在全球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与中国保持直接对话尤为重要。”他呼吁德国重新思考对华战略,强调应以“对话、清晰思路和长远利益”为导向,推动务实外交。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取代美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伍慧萍认为,德国外交政策近年来展现出更多雄心,希望在欧洲乃至全球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德方也力求体现自身影响力,特别是在经贸等领域协调立场、化解分歧。与此同时,在华的德国企业也高度重视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期待通过高层互访巩固双边经贸合作。因此尽管遇到波折,德国继续推进对华交往的动力依然存在。
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