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郜阳)继去年发布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海鹰”后,上海海洋大学今天上午与合作伙伴,再度发布并上线自主研发的鱿鱼智能渔情预报系统“苍鹭”。
记者从上午的发布会上获悉,“苍鹭”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融合海洋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可为全球大洋性鱿鱼作业海域提供未来5天精准的渔场预测以及下一年度资源丰度预报,填补了我国在远洋鱿钓渔业智能预报领域的空白。
“苍鹭”由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教授团队牵头,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水集团舟山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投入真实作业数据与船队资源,历时三年左右时间研发而成。“苍鹭”涵盖多端覆盖适配全场景,网页端、船载端、手机端同步发力,无论岸上管理还是海上作业,都能随时获取近20个与安全高效生产相关的海洋要素;可精准实现鱿鱼中心渔场预报与中长期资源量预测,让鱿钓捕捞告别“凭经验”、转移渔场较为盲目的问题;自带船位监控、越界预警,能避免海域纠纷、提升管理效率,更以“一张图”形式每日定时自动发布作业海域环境、船位、渔情预报信息。
目前,苍鹭系统已在中水集团舟山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北太平洋鱿钓渔船应用,今年,截至10月底,单船产量可达500吨左右,与历史产量每年330多吨相比,提高了48%;同时通过渔情预报系统的应用,首次将北太平洋西经海域鱿钓作业渔汛延长到11月。
未来,团队还将研发远洋鱿钓数字孪生系统、鱿钓机器人和AI大智能体模型,促进远洋鱿钓渔业向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