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厨房大师”带来“澳式生活” 魔都咖啡爱好者有福了 进博“七年级生”擦亮中医药名片 进博首设一站式退税点 “今后我每个月都要来中国”
第3版:第八届进博会特刊 2025-11-09

进博“七年级生”擦亮中医药名片

曙光医院:讲好海派中医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传承百年的“杨氏针灸”技艺,正通过进博会的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医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独特故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已经是进博会的“七年级生”了,是这个开放大舞台上一张亮眼的“中医药名片”。医院不仅持续承担进博会医疗保障与志愿服务等工作,还进驻新闻中心非遗客厅,向全球媒体科普中医药知识,让中医药文化触达更广泛人群。

作为海派中医的重要流派,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杨氏针灸”已传承五代。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沈卫东告诉记者,杨氏针灸的特色在于“针药并用,内外同治”——临诊时按脉察舌,辨证论治,以针、灸、拔罐为主,兼用中药煎煮、丸散膏滋、药熨熏洗等多种治疗方法。

据介绍,中药敷贴是经络穴位和中医中药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杨氏敷贴的药膏组方,源自流派传承的经典方剂,通过现代工艺,实现外治之法,内治之理,免去了患者针刺之惧和中药苦口之忧。

“如今,杨氏针灸敷贴疗法已从单一病种的穴位敷贴优化成为多病多法的综合治疗。”沈卫东表示,“如颈肩腰腿痛、鼻炎、咳嗽、哮喘、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月经不调、失眠、耳鸣、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等,我们都可选取相应的特色中药配方治疗。”

非遗客厅里,前来体验的人络绎不绝。沈卫东把脉问诊详细了解个人情况、辨证选择适合的敷贴药材及穴位。他带来的“杨氏针灸经络扑克”,上面绘有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走行路线及所主相关疾病,让观众在玩乐中了解中医药知识。

在进博会中医药非遗展区,石氏伤科、海派膏方、夏氏外科、徐氏儿科等多个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亮相;首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最佳作品奖”获奖作品“兰亭香笺”引来不少观众。“我们希望以进博会为窗口,让更多人看见海派中医非遗的当代活力,也为这些传统技艺搭建起跨领域、国际化的交流合作桥梁。”曙光医院党委书记周强峰说,“未来医院将持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新路径,在传承中讲好新时代中国中医的故事。”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