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滑板小将 飞越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城一特色,城市也有体育性格
第12版:2025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特别报道 2025-11-12

一城一特色,城市也有体育性格

扫码看对话郑好好

◆金 雷

本届全运会的广东赛区,由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中山、惠州等17座城市共同组成。相比往届,广东赛区尽管承办城市数量多,却一点也没有让人理不出头绪的感觉。每个城市鲜明的体育性格,为各个赛场打上了独特的印记。

拿承办滑板比赛的惠州来讲,本身就有“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美誉,近年来更是重点发展滑板项目,打造“滑板之城”。此次与十五运牵手,惠州进一步巩固了滑板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上的定位,并借助这一平台,发掘做大做强的机遇。

为什么惠州会围绕滑板大做文章?首先,是自身条件使然。惠州城内,东江、西枝江川流不息;惠州城郊,罗浮、南昆两山环抱;城外,还倚靠着双月湾和巽寮湾的万顷碧波。临山、沿江、滨海,优越的生态资源,为户外运动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随着惠州体育馆、仲恺五一公园、御湖公园、双岗公园内,一座座滑板场陆续建成开放,很快就吸引到众多滑板爱好者前来打卡。

其次,惠州人的性格与滑板先天契合。自由、包容,敢想敢闯,惠州人崇尚的生活态度,在滑板手每一次腾跃和落地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安放之所。近几年,惠州滑板爱好者的人数不断扩展,长期参与滑板运动的人口近2万。滑板,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标签。以惠州体育运动学校为育才基地,这里走出了登上巴黎奥运会赛场的郑好好、杭州亚运会摘金的陈烨等国内顶尖滑板选手,激励着更多青少年投入这项运动,逐梦青春。

引人关注的,还有这些全运会选手脚下的滑板。他们选用的,大都是惠州当地的产品。曾经,滑板多通过进口,而惠州瞅准了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滑板产业,把洋货变成了国货。东京奥运会,1/3的参赛选手脚下踩的,都是惠州本土企业杰诚运动出产的滑板。巴黎奥运会上,伴随中国小将崔宸曦腾空而起的紫色滑板,也产自惠州杰诚。聪明、实干的惠州人将滑板做成了闭环,从办赛到运动器材,借助小小一块板子,撬动大把商机,更形成涟漪效应,将更多体育企业吸引到惠州。目前,500家体育装备制造企业扎根惠州,正在打造时尚运动的产业集群。

一届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其功能早已不限于办赛观赛,借大赛来扩展体育人口,刺激运动消费,进而带动相关企业发展,推动运动新业态的兴起,才是使命所在。十五运给全国各省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滑板之城”惠州是其中一个成功案例。这座华南小城和散布在城市各处的泵道、场地,以及惠州体校,如今成为全国青少年滑板爱好者的梦想起飞地,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能向惠州取经的,是如何找准城市的体育性格。在全民运动的时代,个性化发展是体育兴城的突破方向。一旦找到契合城市、城区的运动项目,追随体育强国的浪潮,定能像惠州这般,跃出新的高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