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杨高路德平路口的一家菜鸟驿站门口,“双11”包裹堆积如山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本报记者 金志刚
11月11日已经过去,但今年的“双11”其实还没结束,比如京东和淘宝天猫今年的“双11”都将持续至11月14日,而最早开始“双11”的京东、抖音开启时间为10月9日——“史上最早”“史上最长”是今年“双11”的标签。
不过,很多消费者都对今年“双11”“无感”,似乎并不关心啥时候开始、啥时候结束,反而感觉“消费疲倦”。那么,走到第17个年头的“双11”,真实“面目”是怎样的呢?其实,无论是电商平台、商家,还是消费者,仍然需要“双11”这个一年一度促销力度最大的电商购物节的。
平台
玩法“做减法”时间“做加法”
今年“双11”,各平台继续把“简单、直接”作为最核心策略,比如抖音电商主打“简单优惠”,推出“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核心商品玩法,立减优惠力度为15%及以上;唯品会特卖狂欢节以一件立减为主,单件商品也可享受最大优惠,无需凑单。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过去几年,大促玩法过于复杂,增加商家执行成本,提高消费者参与门槛,间接影响促销效果与成交转化。近年来,平台积极优简化流程,反映出一种共识,即越是简单的机制,越有利于提升效率。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把“双11”的时间跨度越拉越长,目的还是通过延长大促时间,最大程度刺激消费。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认为,各平台公布的促销政策相比前几年有了进步,比如不需要凑单、可以单件减、优惠券直降,体现出诚意。但她认为,由于大促时间拉长,很多商品价格会有一定起伏,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友好,建议商家可以提供一些“活动日历”或者攻略指引。
在玩法上“做减法”,在时间上“做加法”,究竟有没有效果呢?京东昨天公布的数据说明,以上两招有用。以上海在京东平台上的消费数据为例,今年“双11”,上海消费者一边抢购“硬通货”,一边为情绪买单:黄金吊坠以331%的成交额增速领跑全品类,“买金热”持续升温;潮流盲盒成为解压新宠,成交额增速294%,诠释情绪消费新趋势;数码相机、运动相机、爽肤水/化妆水成交额增速分别为190%、126%、111%,既彰显品质追求,也透出“悦己”热度,“魔都”的购物车里,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同频共振。
商家
用AI提升效率 即时零售全面参战
今年“双11”,可以说是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天猫总裁家洛表示,天猫押注投入AI升级产品能力,结合算法重磅投资核心用户,扶持优质品牌做品质升级,让品牌经营更高效,用户更活跃,购物体验更即时,为品牌开启高效增长黄金时代。
今年以来,淘宝天猫押注投入AI产研,为品牌带来跨越式发展新机会。淘宝天猫平台的算力提升40倍,对用户行为序列长度的感知,从半年周期提升至10年,大幅提升商品推荐的精准度,带动购买效率提升25%。当前,品牌在天猫经营可以做到全链路AI化,覆盖从经营分析、商品运营、素材制作,到人群运营等绝大部分环节,让商家在天猫的经营进入智能时代,提升效率并累计为商家节省数百亿元成本。
今年“双11”,也是第一个即时零售全面参战的“双11”。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最近一两年内,跨境电商和即时零售是重中之重,他判断认为,即时零售必将在“双11”中崭露头角,成为京东、淘宝、抖音等平台的新增长点。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正在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想要“立刻、马上”,尤其是类似买药、餐饮这样“特别急”、买最新款的电子产品这样“非常潮”、买女士的卫生巾这样“急补货”等购物场景,消费者更倾向于即时零售,而不是传统电商那样需要等几天才能快递到家。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淘天系“双11”打响首日即10月15日,淘宝闪购迎来爆发式增长:多个品类同比增长2倍以上,其中咖啡订单增长8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饮品品类增长270%,烘焙品类增长250%,水果生鲜品类增长220%,七成以上城市夜宵增长超200%。
消费者
更热衷“种草”后再决定买啥
有观点认为,现在购物节太多,低价也不只是“双11”才有,这是部分消费者对于“双11”“无感”的主要原因。要吸引消费者,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不断“出新”,才能制胜。也因此,今年“双11”,内容传播和反向定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去搜索商品,而是更加习惯于看直播、看“种草”文等方式完成购物决策过程,也正因为此,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兴趣电商”或“内容电商”在“双11”的表现都很亮眼。李佳琦直播间早在9月25日起就上线了综艺节目《所有女生的OFFER2025》,相比往年,今年节目首次引入“擂台战”模式,将商业博弈的最终裁决权交给现场观众实时投票决定,今年OFFER品牌88个,国货比重63.8%。业内人士指出,李佳琦直播间以综艺的方式,在“上链接”之前,首先让消费者有更多的参与感,也对商品有了更多了解,对后期促成交易有很大的作用。
同时,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有什么买什么”,品牌和平台更加重视“消费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这就是反向定制。联想集团消费业务群京东业务总经理余尚奇告诉记者,今年“双11”,联想与京东通过C2M反向定制联合打造的联想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版游戏本,开售即迅速登顶京东同配置产品流量与销量的双料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