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音乐学院附中临近高三毕业,儿子突然和我们说,不想考音乐学院了。我和太太平静地对视一眼。任何出格的决定,都不会招来晴天霹雳。家风如此。
你确定?我问儿子。不考,我要学摄影。儿子扬扬须臾不离颈的相机,加了一句,就算读了音乐学院,毕业我也会去搞摄影的。
行,那就不考呗。太太讲。我加了一句:记住,我们没什么没有实现的梦想需要你来帮忙实现,做自己就好。
于是,我第一次认真研究了一下音乐学院附中的体制。这个后果显示,临时调枪头,几乎无法和报考其他综合性文科大学的学生竞争。
那就朝外看看呗。儿子雅思还不错,第一次就考了7分。比较顺利,很快拿到了英国一所国立大学的摄影专业的offer。
对了,我家的家风还有一个特质,就是从不倒逼自己追求所谓的世间顶尖目标,过得去就行,日常才有奇迹不是么。
平安无事,很快,缴纳学费的邮件来了。在去银行办理外汇转账的前一刻,我鬼使神差地问了儿子一句,哎,学摄影你怎么不考虑日本啊,有那么多大师……日本,可以啊。儿子非常平静地接了一句。
家庭会议迅速决定再调头。日语零基础,先报国内的一对一在线班,同时申请留学签证,当然不可能一步到位进大学,得先去东京念语言学校。
当年10月,送儿子上了飞东京的航班。日本的大学和国内不一样,一般是四月份开学。10月进语校,加上申请时间,次年4月入学毫无可能性,最快也只是再过一年的春天了。但,无所谓,在哪里浪费时间不是浪费呢。
第二年的3月,在儿子入语校四个多月后,我也飞到了东京。在语校旁边租了公寓,把小子从一言难尽的留学生寮中捞了出来。从此开启父子“白板对死”的同居生活。每天八点,叫儿子起床,做早饭给他,催他上学。中午各管各吃。晚上凑合做一顿。好在日本超市供应丰富,对单身和准单身生活十分友好。晚上,碰到儿子和国内女友视频聊天,我就去洗衣房。有时真的洗衣服,有时则是蹭网写公众号。
晚上回来,有时里屋还在聊天。就咳嗽一声,老生常谈地催收线。不听,也不再催,套上蓝牙耳机看我的网飞。
6月份的时候,儿子的N2考过了,超低空飞过,只高了几分。这意味着,他具备报考艺术生的资格了。除了联系一家私塾具体指导,其他一切放手。暑假之前,儿子穿了西服一本正经去京都面试。那里也有一间他钟意的大学写真专业。面试很顺利。儿子说,京都的环境真棒啊。几天后我去京都见朋友,电车经过他面试的大学,金桂飘香。
没几天,京都那所大学的预录取通知就寄到家了。
有句上海话讲,眼眼交碰着眼眼交。几天后,东京另一间写真专业非常靠前的大学也给儿子了录取通知。对了,我家风还有一个要义就是“绝不要替孩子做出关键性抉择,尤其是两可之间时”。我说,你自己选。他选了东京的,蛮好,不用费力气搬家去关西了。
大学的艺术部在中野区。离家不远。约好了去参加他的开学典礼。那天,电车出来,一路走出,从大马路拐向小巷,越走越静。儿子不响,低头翻手机,猛喝一声:啊呀,开学典礼在神奈川……狠心拦了一部“差头”直奔40多公里外的神奈川。车上,小子打开手机。大学典礼直播开始。走了不到一半,学校老师发来短信:没赶到的可以不用来了。
出租车迅速调头,就像之前我们几次在儿子的人生十字路口调头那么迅速。我和儿子说,记住啊,能够一万多日元买到的教训,都不算什么大教训。不过,毕业典礼时,不要再搞错了。
前几天,上海最热的时候,儿子发过来一张截图。第一学期的成绩。考了十门。等级为:三门秀,五门优,剩下两门良。
优我懂,但秀是什么?查了才知道,中国古汉语里,“优”是出色、好的意思;“秀”则是杰出、美好。优是A,秀就是A+。
但是根据我家的家风,过好日子,“良”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