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人在绝境中该如何抉择 现在的胡歌可能不敢演 足尖之歌  跃动申城
第10版:文体汇 2025-11-15
国话连续三场献演萨特名作

人在绝境中该如何抉择

扫码看主演解读角色

这是一场探讨人如何在绝境中不像老鼠那样死去的残酷思辨。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上,中国国家话剧院带来了法国哲学家萨特之作《死无葬身之地》。昨天起,这部戏以全新阵容来到上海,在上音歌剧院连演三场。

此版本由海清、邢佳栋主演,总导演查明哲率领实力派团队,不仅将极限情境下的残酷人性故事搬上舞台,更为观众揭示了这部作品缘何能跨越28年依然可以叩问当下。

排练 黑暗逼出极限

28年四度重排,查明哲对《死无葬身之地》的艺术要求从未松懈。这一次,为了让演员体验角色被关押时的恐惧与孤立感,导演在排练场实施了极端的“黑灯排练法”。“只有一丝丝自然光,阴暗得刚刚好,所有人共享一种黑暗。”查明哲透露,这种空间和心理上的创造性实验,就是要将演员带入不可复制的极端情境。

这种严苛的训练,甚至让剧组内部产生了有趣的“黑话”。演员徐卫、查文浩在前天的发布会上爆料,因为导演的训练手法非常严厉,大家戏称他为“查洛谢”,取自剧中的施刑者克洛谢之名。查文浩解释:“导演其实是希望能够挖掘这个戏里,特殊规定情境中特殊角色的极端心理。”

这般折磨的排练,正是为了确保舞台上的表演,能够超越单纯的戏剧技巧,直指萨特戏剧的核心——一个人在极限境遇下如何选择。

演出 沉默诠释尊严

在高压的锤炼下,海清饰演的女战士吕茜,剥离表面的情感渲染,传递出角色内心撕裂般的痛苦与冰冷的理性抉择之间的张力。邢佳栋饰演的战士卡诺里,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在极度的内敛中展露血性。这是一种不靠外放情绪支撑的、哲学式的尊严。

新版舞美的升级,则为这种精神斗争提供了背景。查明哲提出“楼上是炼狱,楼下是地狱”,用粗粝的纱幕仿佛隔绝但也连通了两个空间。红光从地狱渗入炼狱,剪影从炼狱投射向地狱。这种压抑的视觉“互映”,将九个人物在招供与沉默之间的挣扎,升华成观众直面自我困境的精神博弈。

当三名游击队员在墙上画下代表胜利的“V”字,机枪声响起后,机枪手猛然冲下观众席,冰冷的舞台射灯瞬间扫过全场。随着一声“把他们带到阁楼上去”的指令,观众仿佛从安全的旁观区,被带入萨特笔下的酷刑室,亲身体验萨特式的存在拷问:“你,在绝境中又将如何抉择?”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