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博文)昨天上午,2025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在临港新片区召开。上海海事局局长邱铭现场发布《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航运功能集聚区实施意见》,从洋山深水港能级跃升、航运“三化”转型、航运营商环境优化三个维度推出14项政策举措,强化制度型开放引领,助力临港建设航运新技术、新标准、新规则策源地。
会议同期集中投用六大高能级航运功能项目,包括“中国洋山港”国际船籍港服务中心、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联动服务网(上海节点)、中远海运新型船员培训中心、上港集团智慧远程控制临港中心、君正船务化学品船员培训中心及VPS数字脱碳和绿色燃料检测实验室,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服务短板。
其中,国际船籍港服务中心(海事政务服务中心)为航运企业提供船舶登记、船员管理等各类海事航运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中国洋山港”籍船舶登记注册“一站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以船籍港为载体集聚航运资源要素;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联动服务网(上海节点)承担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政务服务、运输服务、对外合作等功能,通过数据共享开展线上线下政务联动、业务协同,实现覆盖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的综合服务,逐步建立“沿江重要枢纽城市共同参与、关键瓶颈领域率先突破”的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体系。
会上,中欧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与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其中,数字船供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完成58艘次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加注量达9.3万吨,船舶空驶率降低超30%;绿色能源认证平台将提供氢基燃料认证、CBAM查询等综合服务,推动航运业低碳转型。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基金会(瑞士)上海代表处同日揭牌,将扎根临港推动跨境数据连通与身份认证,赋能航贸数字化场景应用。进一步夯实了临港新片区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