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帮助客户照顾宠物的服务非常受欢迎。
上图:西安男子当“游戏代练”月入上万,称比打工强很多。
人们不能过度依赖“代经济”,切勿任何事情都找人代办而使得自己的能力逐日退化。美食、美景、美好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多多体验。
记者|应 琛
一大早,用手机预约完代扔垃圾服务后,背上从海外代购买回来的包包出门;到了公司,又在某APP上找代跑腿的小哥送了一份加急文件;下午,快递来了,家中无人,只能放在楼下的代收点;晚上和朋友聚餐,喝点小酒也没问题,找个代驾把车开回家即可。
生活的多样性,导致需求的多样性。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似乎被一个“代”字包围。以“代服务”为主的各类跑腿平台已步入大众视野,二手平台上的各类“娱乐向”服务也应运而生。
“代经济”,就这样横空出世。人们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它。有人说,这是进入后工业社会服务业兴起的社会基础,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也有人说,像之前的无数个伪概念一样,它注定昙花一现。
如今被炒起来的“代经济”,究竟是下一个风口,还是资本浪潮下的又一个泡沫?
你出钱,我出力
在“代经济”范畴中,活跃度最高的当属跑腿行业。
记者在手机APP商店搜索“跑腿”后,看到了包括美团跑腿、UU跑腿、一喂跑腿、邻趣等多款跑腿APP。这些APP除了跑腿服务外,还提供搬运货物、照顾宠物等各式“代服务”。
从事律师工作的朱虹是上述软件的常客。谈及客户体验,她表示:“我从宝山区送一个物品到虹桥商务区,如果自己过去的话,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开车,都要1个多小时。但若请人跑腿代送的话,只需要花费40元,而且还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朱虹看来,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时间变得非常宝贵,有人代劳生活可以变得更高效,“完全可以用跑腿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
除了跑腿,朱虹用的最多的就是代照顾宠物。“上门喂猫、清理粪便一次58元,额外陪猫玩20分钟15元,洗耳朵剪指甲一次10元,这样的上门服务我觉得挺好。”由于工作原因,朱虹需要经常出差,“我也上网了解过宠物寄养,但一般的宠物店每天需要80元,相对高端的宠物酒店则需要200元左右,如果我要出门一周,寄养至少需要花费五六百元。但像这样找人上门,一周三次,才花了184元”。
但价格因素之外,朱虹表示,更重要的原因是,猫咪对环境很敏感,更换环境、接触新的猫咪等都可能产生应激反应,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疾病,“我家的猫以前就因为频繁寄养在朋友家,过度紧张引发了尿路感染”。
“代经济”的出现,有人从中得到了便利,也有人通过售卖自己的“闲暇”找到新的创收点。
看到网络上很多网友纷纷开设“代服务”,刚毕业不久的小廖也加入了“代服务”的大军。他告诉记者,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灵活,只需要提前预约安排好工作,“周中和周末都可以接单,而收费按照办事的时间成本和难易程度来收费”。
替人到政府部门办事是小廖接单最多的业务。而每次接单前,他也会给出客户最合理的方案,用他的话说“并不是什么钱都赚”。“有次有个客户让我帮她去上图还书,但因为我家住在8号线到底,如果我先从家到她那里取书,再去上图,最后回家,这样一圈下来我要收她90元。虽然只是把书放下我就能走,但对我来说路上花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后来我就建议她通过APP找公司下单,这样对她来说是最经济实惠的。”
喜欢跑步的小廖还可以提供“代跑步”的服务,“现在很多人不是喜欢在朋友圈晒步数,晒跑步路线吗。那些不想跑,但又要秀的人来找我提供代跑服务的也挺多的”。
只有想不到
不久前,上海等城市实行了垃圾分类,部分市民表示规定扔垃圾时间与自己作息不符。在规定出台没多久后,就有网友上传了自己遇到的“代扔垃圾”广告。有的小区自己组织专人提供代扔服务,业主出门前只需将分好类的垃圾打包放在家门口,每天9点都会有专人负责拿走,扔到小区的定点垃圾投放处,只需支付1元/次便能享受该项服务。而支付宝悄然上线“易代扔”服务,免费上门回收生活垃圾。
若说代扔垃圾开启了大家的脑洞,有一些“代服务”则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在交易平台上,出现了“代吃代喝”“代叫醒”“代健身”等五花八门的业务,即花钱让对方完成自己的需求,并根据定制内容给予反馈。为保证服务真实性,部分卖家还在提供的视频、照片反馈中加上当天的日期及相关文字说明,保证“亲身体验,每单不重复利用物料”。
记者还发现,这些另类的“代服务”大多存在于线上二手交易平台,且服务发布者多为“95后”和“00后”,他们既有充足的时间,又怀有娱乐至上的好奇心。比起此类业务带来的收入,他们更在意交易的过程。
前不久,“代喝奶茶”被刷上微博热搜。代喝者喝一杯收费10-20元,喝完给客户发体验感想和照片。有的代喝者在1个月中胖了2.5公斤。
小廖还接到过一单“代健身”的业务。有人想了解健身主播推荐的健身房健身效果如何,所以找人“代健身”。健身所产生的费用由对方支付,每健身一次小廖还能收到80元的服务费。“我要做的就是每天去健身房运动、称重,拍健身现场图和视频,再写健身日记发给对方,以供对方参考、监督。”小廖说。
如果说上述“代服务”虽然奇葩但仍可以理解,那有些“代”就有违伦理道德了。之前“代吵架”很火。有些商家称“技术过硬从未失手”,还有商家提供方言吵架服务,不同方言,收费不同。商家收到钱后开始骂人,持续地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
在一些网站上还出现了“代扫墓”的服务。还记得电影《私人订制》里,白百何代人扫墓哭丧的情节吗?现实生活中,一个500元的代扫墓套餐,包括了一对香烛、两沓纸钱、三炷清香、四碟祭品,五朵鲜花,代扫墓人拿着这些祭品到逝者的坟墓上,小心地擦拭墓碑,庄重严肃地完成扫墓的仪式,并感情真挚地传达不能到场的亲人们想要说的话,最后再三鞠躬作别,整个过程大概半个小时。代扫墓的全程需要录像或拍照,买家下单时先支付50%的费用,看到视频后验货,对服务满意再支付尾款。
如果在扫墓过程中还需要额外服务,例如下跪磕头、痛哭、奉烟奉酒,或者是跨市甚至跨省的单子,那价格就要另议了。
卖家表示,大多数有需求的买家,都是些漂泊在北上广甚至海外的游子,他们的老家在三五线城市,一年到头能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也有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们不想亲人的坟头长满荒草、无人照管,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聊表哀思。
尽管是这么个理,但试想一下,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坟前烧纸,悲伤痛哭的,不是什么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而是一个花了500元雇来的毫无血缘关系的专业代上坟人士,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一个迟到的“旧”概念
可以说,“代经济”很新,很时髦,以至于记者问了很多高校研究经济或社会学的专家,他们都以自己对这一领域还没有研究,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在其公众号“刘兴亮时间”上撰文表示,“代经济”是经历了“共享经济”后很长时间的概念空白期突如其来的新时代,“但这个概念听起来叫人一怔,实则很旧”。
刘兴亮举例道,三十多年前,王朔写过一篇小说《顽主》,后来被米家山拍成了电影。该片主要讲述了于观、杨重和马青三位无业青年,在北京开了一家“三T公司”,专门替人解难、解闷、受过的故事。当时轰动一时,让从前在配角位置上默默无闻的葛优瞬间走上了一线舞台,张国立也不例外。
电影中,梁天饰演的马青去扮演了一名“丈夫”,被一个心情糟透了的妇女指着鼻子大骂,他们互相嚷嚷“不过了不过了”,拿起家里的东西往地上摔,但是雇佣马青的妇女拦住了他抱起电视机的手臂。事后,妇女说“真难为你了”,马青不觉得为难,因为他是代人受罚,追求敬业精神。
此后在1997年,冯小刚又以此小说为线索,拍摄了贺岁片《甲方乙方》。片里的好梦一日游公司,干的也是“代”的买卖。再到后来的电影《私人定制》,刘兴亮说,这些都是“代经济”在中国的历史演绎过程,只不过它是在文学和电影中发生的,“如今从‘虚拟‘走向了‘实体’”。
在刘兴亮看来,所谓代经济,就是服务业的升级和细化,“代买奶茶,代遛猫狗,代客泊车,酒后代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文章说, “代经济”作为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是让更专业或更合适的人去为消费者解决问题,它正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事实上,与此相关的创业项目也正在受到资本青睐。据天眼查信息,以快消品销售、代买和配送服务为主的“即买送”在开业后不久即获得了1500万元的天使投资;提供在线下单跑腿服务的互联网平台“UU跑腿”已获得2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东方汇富、汇德丰及因诺资产。
亲力亲为真的过时了吗?
“服务业兴起,说明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刘兴亮认为,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和细节,这势必导向“代经济”这样的阶段,“既然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足够的财富,它为什么不能借此购买‘闲暇’呢?我有钱,不想去医院挂号排队,于是雇人干;没时间给女友在情人节送花,于是雇人送;我不想吃饭喝酒,请个人替我吃喝我非得这么干谁也别拦我;事业太忙了,雇人定期回家探望老人。这都无可厚非”。
但实际生活中,“代经济”有着广阔的市场的同时,也存在鱼龙混杂、杂草丛生的情况。作为“懒人经济”的一种衍生,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要看到其中巨大的风险。
比方说,各种代的服务提供者多以个人为主,因此在产生纠纷之后的维权难度一定大于经营主体。很多情况是:对方收了钱办错了事甚至不办事,把你拉黑了,从此杳无音信……
网友们对“代经济”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的产物,萌芽之期应给予发展空间;但也有人不提倡过度依赖“代经济”及其附加物。
至于,“代经济”要不要管?答案是肯定的。有专家表示,“代经济”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在给予其发展空间的同时,监管部门还需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任何“代经济”必须在法律和道德允许范围内,不得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在买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除了相关行业建立起监管措施,对于一些违反道德的服务加以限制,服务提供平台也要通过技术、监管等手段,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想象是行动的边界,也是市场的边界。”对于这类“新生事物”,刘兴亮认为,在不触碰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新兴消费模式在发展初期不妨交给市场,用市场手段进行纠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衍生出新消费模式,若合理引导,‘代经济’有望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活力。面对乱象,消费者也应把好第一道关”。
凡是亲历亲为,永远不会过时。对此,专家提醒道,人们不能过度依赖“代经济”,切勿任何事情都找人代办而使得自己的能力逐日退化。
的确,“懒”须有度,美食、美景、美好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多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