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信息 红楼梦未完
第78版:艺术 2021-10-11

红楼梦未完

王悦阳

越剧青年艺术家杨婷娜、李旭丹演绎的《红楼梦》。

既突出剧种、流派艺术特色,又兼顾古典题材的当代审美表达,最终,经过时代与观众的认可,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久演不衰,这就是民族经典艺术的魅力所在。

撰稿|王悦阳

翻开越剧百年发展的历史,《红楼梦》无疑是殿堂级的经典力作。这部诞生于1958年的舞台作品,不仅成了中国越剧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的经典,流传、演出至今,早已超过一个甲子,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历经几代演员,依旧在舞台上散发出醉人的魅力。今年国庆节前夕,作为上海戏曲舞台上的首部驻场演出剧目,越剧《红楼梦》将在修缮一新的宛平剧院拉开百场驻场演出的序幕。钱惠丽、杨婷娜、王清等六位 “贾宝玉”,单仰萍、方亚芬、王志萍、李旭丹等十位 “林黛玉”……几代越剧人济济一堂,共圆红楼梦。

一部戏,何以能跨越六十多年,依旧具有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与票房号召力,真正做到了守正创新,其成功之处,恰在于“情”与 “美” 的艺术化表达。

《红楼梦》是一部堪称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著,浩瀚的篇幅如何在有限的戏曲舞台中得到最准确且生动的展现,剧本的取舍与安排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剧之本,编剧徐进在对原著的把握、剪裁与取舍之中,突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字——“情”,并将主要内容与主要角色锁定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或许,从表达原著的博大精深内涵来看,这样处理的角度显得 “小” 了,但就越剧艺术本身所擅长的爱情题材,以及主演徐玉兰、王文娟所创立的越剧“徐派”“王派”艺术特色来看,则又是无比贴切与适合的。无论是“读西厢” 的两小无猜,还是“葬花”的心心相印,乃至“焚稿”的悲愤决绝,“哭灵”的彻骨伤恸……皆以最适合越剧艺术表达的唱、念、表演手段,突出主人公的情感遭遇,强化情感在环境与剧情中的体现,因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以至于今后无论是黄梅戏、昆曲等兄弟戏曲剧种,甚至舞蹈、话剧、歌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来演绎《红楼梦》,几乎都沿袭越剧结构框架,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经典,另一个原因则是舞台呈现之“美”。无论是精致细腻的舞美设计,还是古典意蕴十足的人物造型,乃至众多越剧艺术宗师精彩的表演、唱腔,使得该剧做到形式与内容、流派与人物的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由于《红楼梦》这部名著的影响力太大了,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要把小说及剧本上的人物通过表演立体化起来,做到原著描写、观众想象与演员表演三者高度吻合的 “三碰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本着“一棵菜”的精神,每一位越剧艺术家对角色的演绎,都力求精准与传神,“哭灵”“问紫鹃”“葬花”“焚稿” 等折,都完美地展现了越剧流派艺术特点,并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为第一要务,做到形式与内容、流派与人物的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为后辈一代代传承该剧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本,体现了梅兰芳大师所说的“移步不换形”。

红楼梦未完,整整六十多年过去了,越剧《红楼梦》依旧在不断演出、修改、提高,拥有众多演出版本,其成功的关键,离不开“情” 与 “美” 在舞台上的极致表现——既突出剧种、流派艺术特色,又兼顾古典题材的当代审美表达,最终,经过时代与观众的认可,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久演不衰,这就是民族经典艺术的魅力所在。

读报纸首页